失智嬤罹難 手足怒轟簡訊撤離
花蓮光復鄉釀十八死,罹難的八十一歲陳姓婦人癱瘓在牀又輕微失智,家屬悲嘆,洪災當天停班課,居服員未到家中,最終不幸罹難,「她失智不會用手機,一個人又無法行動,要怎麼撤離?」也有死者家屬批評,「很多長輩都沒有用手機,政府寄那些簡訊怎麼會有用」。
陳婦獨居在佛祖街靠近馬太鞍溪岸際一端,是災情慘重之地,事發第二天,搜救人員就找到她的遺體。陳婦胞弟說,姊姊平時由居服員照顧,昨天六個兄弟齊聚,卻是因姊姊罹難,要一起參加法會。
想到姊姊當時無助在家中,他不滿地說,就算政府事發時有通知撤離,也做得不確實,「不是應該強制撤離嗎?大馬村也受災嚴重,爲何能做到零死亡?」
六十五歲劉姓婦人的大兒子九月四日新婚時,傳婚紗照給母親,母親看完開心地回覆「恭喜」,大兒子昨在頭七法會上,回顧與罹難母親的隻字片語,感嘆從此天人永隔。
劉婦的子女說,三兄妹平時分別在臺北、臺南發展,母親獨居在佛祖街上,幺弟較常回花蓮,風災當天上午曾經聯繫母親,問她爲何沒疏散撤離,母親回說沒接到任何通知,當時他們都認爲既然政府沒有疑慮,就沒再多想,沒想到再也聯繫不上母親。
罹難的八十四歲劉姓婦人當時鬆開兒子的手,獨自被洪水吞噬,劉婦兒子曾泣訴,母親是不想讓他也一起淹死。劉婦兒子昨現身法會仍悲慟表示,事後打電話聯絡兄妹,說他對不起媽媽,兄妹也安慰「至少他人平安」。
他也回憶,當時在泥水中攀爬至屋頂,「從屋頂看去,兩條水流在我們住家這邊彙集,無法排出、形成漩渦,家家戶戶有的消失、有的只剩屋頂。」洪災發生前並未被通知疏散撤離,如果有,怎麼還會待在那?他們不像大馬村那樣派人到家戶中通知撤離,又沒聽到廣播,很多長輩都沒有用手機,寄那些簡訊怎麼會有用?
事發後他被暫時安置在校園中,也不知道家還能不能重建、居住?他說,政府目前還沒有給受災戶一個清楚的承諾,讓他每天過得痛苦,內心也不踏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