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組合拳,深高速重回增長區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實習生 宋晨曦 深圳報道
8月25日下午,深高速(600548.SH)2025中期業績說明會如約而至。
不久前,深高速發佈了一份高增長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19億元,同比增長4.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60億元,同比增長24.04%,這是公司自 2023 年年報後,淨利潤再次重回超過20%的增長軌道。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業績增長的同時,深高速兩大主業的毛利率均出現了下滑,其中清潔能源毛利率下滑了 5.35 個百分點至50.03%。
對於這一變化,深高速副總裁文德良在業績說明會現場迴應指出:“上半年,公司清潔能源業務收入毛利率維持在50%左右,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新疆木壘風場棄風限電率較去年同期上升;永城助能、中衛甘塘等分廠停工維修維護時長同比增加;此外,部分風場的計劃維護工作由去年下半年提前至今年上半年實施,共同導致風電收入減少。”
垃圾處理業務減虧
整體來看,深高速的業務板塊分收費公路及大環保兩塊,後者大環保業務領域主要包括固廢資源化處理及清潔能源發電。
作爲公司的基本盤,今年上半年,深高速收費公路業務收入達到了24.49億元,佔總收入的62.51%,同比增長0.64%,若扣除益常高速不再並表的影響,同口徑增幅達到4.31%。
據中報披露,2025年上半年,深圳地區汛期降雨量較上年同期減少,降低了不利天氣對交通出行的干擾;此外,深圳持續通過汽車補貼、以舊換新等措施促進汽車消費,機動車保有量的增長帶動了區域內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長。
“路費收入增長主要受益於兩方面因素:一是路網結構變化帶來的車流量重新分配,二是地區機動車保有量提升帶來的自然增長。”深高速副總裁黃畢南對記者說道。
大環保板塊中,由於部分風力發電項目因棄風率上升、風資源減少等影響發電收入有所減少,清潔能源發電業務收入減少4.19%;但固廢資源化處理業務營收達3.9億元,同比增長26.24%。
而公司整體業績的大幅增長,則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一是融資利率下降帶動財務費用減少1.7億元,降幅達30%;二是餐廚垃圾處理業務減虧明顯;以及持有的部分項目公允價值變動帶來一定的增量利潤。
2025年上半年,深高速的資產結構明顯優化,在成功發行93億元超短融、中票及可續期公司債,以及完成47億元A股定增後,公司財務費用同比減少1.7億元,降幅達30%。
而對於公司是如何實現垃圾處理業務減虧的,深高速副總裁王紹良向記者回應,主要系集團重點對存量項目推行精細化管理,從三方面提升運營效率。
“一是優化收運管理體系,加強對收運區域的整體監控,並推動部分項目收運外包。二是加強渣料資源化銷售,在減少焚燒處置費用的同時,拓寬資源化產品銷售收入來源。三是推進技術改造,上半年完成兩個項目的油脂生產工藝革新,有效提高油脂產出率並降低成本。”王紹良說道。
大環保板塊將持續優化
事實上,自2017年開始拓展大環保業務後,深高速通過併購和投資佈局了多個環保項目,該業務板塊在前期確實爲公司業績增長做出了較大貢獻,且已成長爲公司第二增長曲線,但近年來卻屢屢承壓,顯露出發展頹勢。
早前,深高速董事長徐恩利就對本報記者提到,要“適時退出競爭優勢不強、盈利能力較弱的業務和項目,集中資源做好核心優勢業務”,暗示了環保業務板塊將收縮。
目前來看,相關舉措正在奏效。半年報顯示,公司銷售費用因環保板塊人員精簡及開支管控同比減少28.03%;“拆車及電池綜合利用”業務收入大幅縮減42.93%。
此次業績說明會現場,徐恩利對於大環保業務的結構優化與戰略收縮態度仍未發生轉變。
其指出,一方面還是持續做強收費公路主業,積極拓展優質項目並強化存量管理;另一方面,將順勢優化大環保板塊,重點推進餐廚垃圾處理業務的提質增效與盈利改善,並審慎拓展清潔能源發電項目,不斷提升投資質量,進一步集中資源聚焦核心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收費公路業務之下,2025年,深高速多個重大工程項目進展頗爲順利。其中,外環坑梓東樞紐與外環新圍收費站分別於3月11日與4月23日開通,促進了外環高速與深圳東部及北部區域的互通互聯;外環三期已全線開工建設,截至報告期末,已完成約20%工程形象進度;機荷高速改擴建項目主體工程已開工建設並完成約12%工程形象進度,建成後預計可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和珠三角一體化的交通需求;京港澳高速公路廣州至深圳段改擴建亦按計劃推進,其中莞穗段已進入實體工程施工階段,深圳段已取得立項覈准。
徐恩利認爲,展望下半年,公司將進一步做好現有項目的挖潛提質,做強做好主業。一是積極推進重大新建、擴建公路項目的投資建設,聚焦優勢做強收費公路業務;二是努力改善環保項目的盈利能力,集中資源做好核心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