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戰是走 臺商做好心理準備
(圖/中新社)
美國川普政府給各國強加不等關稅,使全球經濟與貿易陷入動盪。在自由化告終、WTO凋零的情況下,大國或許還有利益交換的本錢,而缺乏籌碼的小國即使千般討好,出口美國產品的關稅未來仍必大幅提高。特別是川普看準臺灣對美國有大幅貿易順差,一再宣稱臺灣偷走了美國半導體產業,再加上臺灣在政治、軍事及經濟上嚴重依附美國,民進黨多年來一意反中,與大陸矛盾激化,也沒有退路可走,只能對美國委曲求全,聽任發落。在國際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壓力下兩岸臺商本就頭痛不已,5月以來臺幣兌美元匯率大幅急升,更讓企業驚恐萬分。如何應對以減少損失或進行長期佈局,是大家最掛心的話題。
兩岸產業具有強烈的互補性。大陸爲突破美國關稅戰爭的圍堵,將從科技創新和綠能低碳兩大方向再次啓動工業與企業轉型,提升總體競爭力,時也運也,大陸視之爲時代的挑戰,但又何嘗不是臺灣企業的發展機會?
科技創新領域:臺灣發展電子科技產業已數十年,在精密製造、供應鏈管理、半導體設計開發、電子元件與應用等均具有先發優勢,尤其以精良的製程管理和解決問題的效率深受國際科技大廠信賴;大陸是在網路與5G應用的基礎上發展科技創新,無論在大數據應用、電信通信、AI演算法及衛星科技上都有後發先至的表現,發展速度領先全球,目前大陸全力推動相關科技研發,而無論是設備研發製造、製程管理及人工智慧應用推廣,在逐步落實市場化的過程中,臺灣成熟的工業管理經驗及完整的電子產業供應鏈均可與之充分結合,創造相乘效果。
綠能低碳領域:臺灣在能源管理、綠色製造乃至循環經濟方面積累了豐富又細緻的經驗;大陸的優勢則在新能源發電、電力設備製造、智能電網、電動車、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等,兩岸各有專擅,特別是大陸自力研發的風能、太陽能設備及發電技術屢有創新,臺灣能源設備較爲老舊成本偏高,彼此可以交流學習,並進一步拓展到氫能、儲能電池、碳捕捉與廢棄物資源化等各層面的合作。此外,大陸現階段全力發展電動車,其中蘊藏的龐大商機也很值得臺灣汽車電子及零組件行業關注。
爲配合工業轉型,大陸在此兩大領域將以政策引導、金融支持、市場開拓等方式全力推動,做多的態勢明顯,以臺資企業的規模本就無力抵抗關稅大潮,眼下外銷受阻,內銷市場競爭更形激烈,各行各業除了穩定原有銷售通路、伺機開發新興市場外,若能順時順勢跟隨政策腳步,或可找到更多商機,也更容易取得成功。關稅大戰只是剛剛揭開序幕,未來成本、價格、匯率的挑戰將一波接一波,企業無論是戰是走都要做好心理準備,並且要記得隨時擡頭看路,才能充分掌握時機期待更開闊的前景。(作者爲臺企聯榮譽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