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騙 5000人被連騙2次以上
刑事局統計,今年有近5%被害人被騙2次以上,其中以假投資詐騙最常發生。(刑事局提供/林鬱平臺北傳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市區,全臺各地誌工當起「鏟子超人」前往協助救災或慷慨解囊捐款援助,鑑於曾有詐團假冒「0403花蓮地震捐款」、「祈福千紙鶴」等慈善捐款名義及普發現金1萬元等時事哏施行詐騙,刑事局正嚴密觀察中,但目前未接獲假借0923花蓮洪災名義的詐騙案。刑事局直言,今年已逾5000名詐騙被害人報案2次以上,顯示詐團話術無孔不入,民衆要多加小心。
行政院已責成衛福部「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啓動公益募款「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25日起接受外界捐款,只提供匯款、LINE Pay、4大超商、外匯等4種管道。
警方研判,詐團可能會利用社羣媒體、電子郵件或簡訊散佈假訊息,誘導民衆點擊網址、匯款或提供個人資料,民衆若發現有人私下募款,應立即向警方檢舉。
警方直言,曾有詐團利用「0403花蓮地震捐款」名義行詐,除誘騙民衆匯款,還要求提供個人資料、銀行帳戶及密碼,甚至提供假客服指示民衆操作網路銀行,最終將民衆錢財被洗劫一空。
刑事局表示,詐騙花招百出,導致許多民衆在第一次受害之後,再次掉入詐騙陷阱,今年已有超過5000人、近5%的詐騙案件被害人報案2次以上,其中前3名詐騙手法分別爲假投資、假交友及網路購物詐騙。
臺北市70歲林姓婦人年初在網路社團看到有人宣稱可教導股票投資,遂抱持想賺錢的心態加入LINE投資羣組,被羣組成員不斷遊說投入資金、聲稱「穩賺不賠」,林婦最後因無法出金才驚覺被騙而前往派出所報案。不料,事隔4個月後,林婦又在網路上遇到另1個假借投資貴金屬的詐團,竟再度上當受害,累計2次遭詐損失逾2000萬元。
臺中市50歲陳姓男子透過交友軟體想尋覓真愛,同時與多名女網友互動往來,其中3女以「共同打造美好未來」爲由,遊說陳男投資虛擬貨幣或向他借錢,直到陳男無法順利提領獲利時,才驚覺這3名「真愛」都在騙他,陸續到警局報案3次。
刑事局表示,「165打詐儀表板」專網每日即時公佈全國詐欺案件受理情形,並提供具關鍵字搜尋功能、近10萬則真實案例的資料庫,民衆可查詢詐團常用話術與最新手法,避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