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觀光學系《拾憶》畢展 創意與實務勾勒觀光業新藍圖

▲ 世新觀光系畢制專題組「充電寶島,智慧選址」曾於2024新北愛連網GIS創意活用競賽獲獎。(圖/世新大學提供,下同)

臺北訊

當青春的記憶化作創意與專業,世新大學觀光學系A110級畢業展覽《拾憶》,用14組精彩作品,帶領大家踏上一場回顧與未來交織的旅程。策展團隊以「拾起彼此的記憶」爲主軸,透過科技感與抽象設計的展覽風格,展現學生對觀光產業的全新視角與實作成果。8日的開幕式上,學生感謝指導老師們多年來的支持,並邀請老師致詞祝福,溫馨氛圍洋溢全場。

▲ 世新觀光系畢制專題組「運動園區的規劃與活化」盼爲臺灣帶來更多創新的運動形式。

《拾憶》畢展共彙集14組學生團隊,涵蓋專題研究與實習成果兩大部分。專題組作品多元且創新,例如「運動園區的規劃與活化」專題組,組員蔡宏恩表示,他們以新北市板橋體育場爲研究場域,透過高爾夫模擬器、滑雪模擬器等科技,提出空間再利用與多元運動體驗的構想,並希望透過科技結合運動,打破不同年齡層或地理條件的限制,讓更多人能參與多元化的運動體驗。他進一步指出,團隊的目標是活化場地內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間,提升其使用效率,並引入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技術,爲臺灣帶來更多創新的運動形式。

▲ 世新觀光系畢制專題組「竹夢園購物中心」聚焦商業空間設計與人流動線安排,反映現代消費場域的發展趨勢。

另一組「充電寶島,智慧選址」專題組則以電動車充電樁的規劃爲核心,探討低碳旅遊與充電網絡的協作。組員簡鈺紋提到,團隊在參加新北市政府地政局舉辦的「2024新北愛連網GIS創意活用競賽」中,以創新的選址規劃與場域設計概念榮獲季軍。她們以臺北市士林區福林加油站爲案例,提出將傳統加油站轉型爲複合式服務空間的構想,結合充電樁設置、休息區與辦公空間,爲未來電動車普及化奠定基礎。簡鈺紋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讓充電站不僅是能源補給的場所,更成爲車主日常休憩的新據點。」此外,專題組還有深入城市文化的研究,例如「九份文化底蘊探索」及「大稻埕文化尋覓」,展現學生對地方觀光價值的深刻見解與文化敏感度。

實習組則呈現學生在職場中的實踐成果,包括活動企劃、傳播行銷及遊憩管理等領域,充分展現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創意思維。總召李宜瑾表示,籌備過程中,大家從疫情初期的陌生到後期的團結,一步步克服挑戰,最終完成這場盛大的畢展,這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未來旅程的起點。

▲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A110級畢業展覽《拾憶》於管理學院盛大展開。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表示,畢業展是學生四年努力的具體成果,也是世新實務導向教學理念的最佳體現。他指出,學生針對桃園、板橋等不同場域進行觀光資源的分析與規劃,甚至有學生將美國錫安國家公園的實習經驗,應用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景點規劃與危險管理,這些成果讓他印象深刻,充分展現世新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國際視野。管理學院院長江岷欽形容觀光學系的學習歷程如同旅程一般,充滿挑戰與未知。他認爲,本屆畢展作品充分體現觀光產業連結故事與心靈的核心,展現學生的創意與專業。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致力於培養具備跨領域專業能力的人才,課程涵蓋觀光景點規劃、文化產業整合、地理資訊系統應用等,並輔以電腦繪圖與3D模擬技能訓練,讓學生在學術與實務間取得平衡。繫上積極推動國內外實習與國際交流,強化學生的全球視野與實務經驗。此外,觀光學系也鼓勵學生報考公職國考,拓展進入政府部門的可能性,成爲觀光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人才。《拾憶》將持續展出至5月10日,充滿創意與活力的展場,誠摯邀請校內外師生、業界人士與社會大衆蒞臨參觀,一同見證新一代觀光專業人才的誕生。

▲ 世新觀光系師長、實習企業爲《拾憶》畢展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