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羣衆比賽足球12個項目的角逐收官:創紀錄六金!彰顯南粵足球底蘊與活力
羊城晚報記者 柴智
8月10日,十五運會羣衆比賽沙灘足球項目在陽江市海陵島落下帷幕,廣東女隊在點球大戰中力克浙江隊奪金,男隊逆境作戰拼得銀牌。至此,本屆全運會羣衆比賽足球12個項目的角逐正式收官,廣東軍團以6金1銀1銅的成績刷新歷史,成爲全運會羣衆足球賽場最耀眼的金牌團隊。
從五人制到七人制,再到老將組,廣東羣衆足球的全面爆發,不僅是競技成績的突破,更彰顯了南粵足球的深厚底蘊與蓬勃活力。
“全面開花”實現“整體成績超越上屆”的目標
本屆全運會羣衆足球賽事中,廣東隊的表現堪稱“全面開花”。在12個項目中,廣東隊將七人制男子甲組、七人制男子老將組、五人制男子甲組、五人制男子乙組、五人制男子老將組、沙灘足球女子組共6枚金牌收入囊中,沙灘足球男子組獲亞軍,七人制女子老將組獲得季軍,其餘項目也均有亮眼表現,圓滿實現“整體成績超越上屆”的賽前目標。
收官之戰的沙灘足球賽場,廣東隊的拼搏精神令人動容。男子組決賽面對勁旅四川隊,廣東隊在比分落後、主力受傷的雙重困境下,憑藉頑強意志連追3球,雖然最終以5比6惜敗收穫銀牌,卻贏得全場的掌聲;女子組則在小組賽首戰不敵浙江隊後迅速調整,決賽中再次遭遇對手,在先失一球的情況下,於終場前40秒頑強扳平比分,將比賽拖入點球大戰,並以5比3鎖定勝局。
“從落後到追平,再到點球獲勝,姑娘們展現的不僅是技術,更是廣東足球拼搏到底的韌勁。”現場觀賽的廣東省足協官員如此評價。
專業人做專業事,科學運作成就突破
廣東羣衆足球的強勢表現,絕非偶然。正如廣東省足協主席謝昌晶所言:“成績背後是多年來對社會足球體系的深耕細作。”
在隊伍組建與備戰環節,廣東堅持“專業人做專業事”。負責羣衆足球項目的省足協社會發展部,負責人具備前廣州足球俱樂部專業管理經驗,團隊中不少成員擁有職業俱樂部工作履歷,熟悉競技體育的科學規律。以七人制男子甲組爲例,教練組通過全省選拔賽層層篩選,結合體能測試、戰術演練等數據化評估,最終確定參賽名單,確保“人盡其才”。
廣州體育學院、中山大學等高校的專業力量也深度參與,爲球隊提供體能訓練、運動康復等支持,這兩間高校的四支隊伍最終奪得三金一銀,是廣東省足協推動羣衆足球體教融合發展的成功實踐。“備戰期間,我們每週進行三次合練、兩次體能特訓,還針對不同對手製定戰術預案。”五人制男子乙組教練介紹,這種接近職業隊的備戰強度,在羣衆賽事中並不多見。而球員們的投入同樣關鍵——參賽選手中既有企業職員,也有教師、自由職業者,爲平衡訓練與工作,不少人主動調整作息,甚至犧牲週末時間,“大家爲了共同的目標擰成一股繩,這就是團隊的力量。”
足球氛圍“熱辣滾燙”,省超聯賽吸引萬人觀賽
羣衆足球的強大,離不開肥沃的土壤。廣東全年氣候溫暖,365天均可開展戶外足球活動,這爲足球普及提供了天然優勢。更重要的是,從城市到鄉村,各類足球賽事全年不斷:省級層面有廣東省足球超級聯賽;市級有廣州、深圳等地的業餘聯賽;社區、校園賽事更是遍地開花,形成“週週有比賽、月月有活動”的熱鬧景象。
8月9日,2025廣東省足球超級聯賽在梅州開賽,揭幕戰吸引超1.1萬名球迷入場,火爆的氛圍登上社交媒體熱搜。省超等賽事的舉辦,讓足球的積極功效從全民健身延展到“百千萬工程”,“足球不僅是運動,更是連接城鄉、凝聚人心的紐帶”。
梅州作爲“足球之鄉”,此次更是成爲廣東羣衆足球的“福地”——十五運會羣衆足球五人制男足比賽中,廣東隊在此包攬3枚金牌。“梅州的球場密度、青少年參與率在全省領先,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踢球的孩子,這種底蘊是刻在骨子裡的。”謝昌晶認爲,正是這種從基層生長起來的熱情,爲廣東足球輸送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廣東省體育局近年來對羣衆足球高度重視,通過政策支持和具體行動推動羣衆足球蓬勃發展。廣東省足球協會大力鼓勵和支持省內各地各類民間足球賽事,做大做強一批羣衆足球品牌賽事IP,如“廣東省超聯賽”、廣東省五人足球賽、廣東省沙灘足球賽、廣州“市長盃”足球賽,深圳、中山兩地“深超”“深甲”“中超”“中甲”聯賽,佛山三水“西甲”等賽事。這些羣衆足球賽事常年穩定開展,充分展現廣東羣衆足球的深厚底蘊與多元包容的足球文化。
從全運會羣衆比賽的6金輝煌,到省超聯賽的萬人觀賽,廣東羣衆足球已實現競技成績與社會熱度的雙豐收,書寫中國民間足球發展的鮮活樣本。讓熱愛與專業相融共生,廣東足球正在解鎖蓬勃發展的密碼。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