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旋律讓網絡主播朗朗上口?
“價值導向要正確,政治方向不偏移。市場主體要登記,合作協議要清晰。播前功課要做足,專業技能須配齊……”近日,在位於杭州市上城區的網絡直播企業多麥集團,距離正式開播還有1分鐘,主播們正在鏡頭前溫習《上城區網絡直播行業職工自律公約》(下稱《公約》),並與來到直播間的用戶們分享其中的內容。
這是上城區總工會結合全總“中國工人大思政課”和全省工會“守好紅色根脈·班前十分鐘活動”,創新開展“守好紅色根脈·播前10+1”活動的一個縮影。
“‘班’和‘播’,僅一字之差,卻將直播行業的特色體現出來了。”上城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城區作爲杭州直播電商的搖籃和重要培育基地,是“中國直播電商第一城”錢塘智慧城所在地。這裡匯聚了業內領先的網絡直播關聯企業300餘家、MCN機構近30家,網絡直播行業從業人員數以萬計。“當前,網絡直播行業存在着一些良莠不齊的現象,亟須強化職工思想引領。而他們的工作節奏快、互聯網屬性強,又不能用以往工會針對傳統職業開展工作的方式方法。”
那麼,應運而生的“播前10+1”涵蓋了哪些內容?上城區網絡直播行業工會聯合會副主席陳斐斐揭曉謎底:“前面的‘10’和傳統的‘班前10分鐘’內涵一致。‘+1’則意味着創新賦能網絡直播行業職工這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羣體,包括行業自律‘+1’、播前時間‘+1’、紅色金句‘+1’。”
其中的“重頭戲”,就是把“班前十分鐘”活動與踐行《公約》進行了結合——在多麥集團等直播重點企業,結合《公約》組織開展“守好紅色根脈·播前10+1”活動。
作爲《公約》發起人之一,陳斐斐坦言,《公約》並不是某一個人創作的。“它是主播們在和消費者的日常接觸中總結出來的。2022年上城區網絡直播行業工會聯合會成立之初,就起草了《公約》1.0版,這幾年,一直根據行業發展、職工所需,羣策羣力在迭代升級,目前呈現的已經是可用快板演繹的4.0版。”《公約》也成爲了行業自律“+1”和播前時間“+1”的載體,不僅吸引了網絡直播行業職工5000餘人次參與學習分享,同時作爲對用戶的一種承諾,覆蓋了30餘個直播間的“播前1分鐘”。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出現在年輕主播羣體中。“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些語句都收錄進多麥集團的“紅色金句庫”,由工會徵集、整理、打造年輕主播們愛看愛聽愛學的紅色金句。在“守好紅色根脈·播前10+1”活動中,主播們每週都會分享一個紅色金句,通過宣傳宣講、個人分享、交流互動等多種形式,開展主播喜聞樂見的紅色教育。“這對大家來說既是紅色傳承,又是工作激勵。”陳斐斐說。
思想素質有提升、直播行爲更規範、直播氛圍更“親清”……隨着“守好紅色根脈·播前10+1”活動的大力開展,在上城區網絡直播行業中形成了良性循環。“接下來,上城區各級工會將繼續全力爲直播產業搭建廣闊舞臺,豐富《公約》內涵,擴大‘守好紅色根脈·播前10+1’活動覆蓋範圍,爲直播行業職工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讓每一位逐夢人都能在上城安心紮根、茁壯成長。”上城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
(浙江工人日報記者吳曉靜)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