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崩盤,黑色星期一!超級風暴來襲?
摘要:全球經濟會衰退嗎(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史詩級崩盤,全球金融市場黑色星期一。
2024年8月5日,週一,日本股市經歷近些年的最大跌幅,全球多個股票市場均出現近年罕見的集體大跌,多次熔斷。
亞太市場先跌爲敬,下午,截至槓桿遊戲寫本文的17點左右,歐洲主要國家股市跟跌。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各種消息瘋傳,美國降息在即、日本加息,全球經濟衰退?事實到底如何?
1、連鎖反應,美國經濟、科技巨頭真不如預期?
1)事情其實並不突然,北京時間上週五(2024年8月2日)晚上,美股當週最後一個交易日,美國三大股指大跌,如上圖。當日,美國勞工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7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11.4萬人,前值17.90萬人;失業率反彈至4.3%,前值4.1%。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2)消息面上,我們還看到,巴菲特大幅砍倉蘋果。剛剛過去的週末消息顯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二季度將其持有的蘋果股份從一季度的7.89億股大幅削減至約4億股,持股市值約爲842億美元,較一季度末的1743億美元大幅縮水。
伯克希爾五大重倉股中,蘋果持倉市值減少幅度最大,一季度減少389億美元,二季度繼續減少512億美元,今年以來已減持蘋果股票過半,所持蘋果股票賬面價值下降了51.69%。槓桿遊戲看到有媒體評論稱,伯克希爾減持蘋果反映的是應對美國經濟指標不及預期、美聯儲降息拖沓,從而採取的防禦性策略。
巴菲特減持蘋果加劇了市場對科技股的拋售潮。
此前,已經有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多家科技公司的創始人減持自家股票,財務投資者減持高峰也隨之發生。此後的二季報顯示,科技巨頭財報前景不及預期,投資者對AI落地變現效果的審視愈發嚴格,全球科技股、尤其是AI相關的芯片鏈條出現深度調整。
比如有消息說,英偉達的AI芯片因設計缺陷,將推遲發佈。
更慘的要屬英特爾,二季度營收小跌0.9%,但歸屬淨利潤下滑超200%——上週五(8月2日)大跌26%,成爲美國科技公司跌幅之王。
回到伯克希爾·哈撒韋公佈的最新文件顯示,該司連續12天拋售美國銀行的股票。在7月30日至8月1日期間,伯克希爾·哈撒韋通過出售1922萬股美國銀行股票,套現7.79億美元。
此外,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特別是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潛在衝突,增加了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讓金融市場進一步承壓。
3)與之相對應的,是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多數不及預期,這增加了美聯儲降息的概率,但也讓投資者將關注重點放在了美國經濟放緩的前景上。
加息往往意味着經濟過熱,至少在一定階段等於企業利潤增厚、修復;而到了一定時候,物價下去,自然要降息——但是有時候這會被理解爲是不是經濟出了問題,要預防性降息,以降低企業負債成本,包括美國政府的債務成本。
因此,這一輪美國降息狼來了的故事說了近2年,當真的似乎要降息時,一些分析認爲,這次是美國經濟真的要出問題了。
2、亞太股市跟着大跌
8月5日早上,槓桿遊戲和小夥伴做早間策略時,預判今天(8月5日)是非常慘的一天。
1)道理很簡單,美股大跌,引發亞太股市海嘯,這是正常的。
從企業基本面、預期上說,無論日本還是韓國,包括我們不少企業,和蘋果、英偉達、微軟等公司關係緊密,是供應鏈、應用面上的重要一環。
比如英偉達、蘋果、英特爾、特斯拉等企業近期的不利消息,一方面意味着此前的預期或許無法兌現,甚至意味着美國等市場消費的收縮。
那麼,亞太主要國家的相關企業業績也就有影響,比如東京交易所、韓國綜合指數、新加坡海峽指數有關的上市企業,股價提前透支,甚至是最終業績落空。
2)具體到8月5日股市最慘的日本,可能還有匯率方面。日本央行在上週提前加息,將政策利率上調了15個基點。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還表示,日本加息的上限不止0.5%。
而在此之前,日元因爲貶值、利率嚴重低於美國等,日本市場、日元套利的效應明顯。拿着日元,隨便到高利率市場幹啥都是白賺。
同時,疫情後旅遊業的復興、國內消費的崛起,美國供應鏈、全球產業上日企的受惠,讓日本經濟獲得失去30年來罕見的景氣。
如今這個情況不確定還能持續下去否,日元這又升值,日本企業盈利或許也受損,加之美股的大跌帶動日經225指數的暴跌。
圖表來源|財聯社(特此感謝)
事實上,日經225指數從7月中旬見頂後,近期趨勢有所改變,8月5日則直接給了一記重拳。
日經225指數期貨和東證指數期貨盤中均多次觸發熔斷機制,一度暫停交易。
具體來看,日經225指數盤中暴跌逾13%,收盤暴跌4451.28點,報收31458.42點,跌幅12.4%——爲日本股市歷史上第二大跌幅,創下了最近34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已抹去2024年以來所有漲幅。
盤中跌幅甚至超過了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
3)韓國股市(韓國KOSDAQ指數)、新加坡股市(新加坡海峽指數)下跌的幅度,如槓桿遊戲文章第一部分圖所示,表現也非常不好。
對照而言,8月5日我們滬深指數、香港恆生指數下跌的幅度算是最小系列了,真是幽默。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我們還了很久了,這也不正常。
3、危機真的來了?
這個事情槓桿遊戲認爲要從兩個層面來說,一是我們自己,二是外部。
1)於我們自己而言,二季度經濟相較於一季度同比表現,有所下滑。當然,這是否算是危機,有很多指標、很多看法。
但信心的提振起碼是需要的。
經濟變現之外,我們股市的表現,2024年觸底反彈了一下,接着沒跟上國際主流市場的節奏,而近期的下跌緊跟國際。
就8月5日我們收盤指數表現而言:
三大指數午盤徹底下挫,上證指數失守2900點。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跌破5/10日線,均在5/10日/20日線收跌。
兩市505股收漲(8月2日900多股收漲、8月1日2100多股收漲、7月31日4900股收漲、7月30日3200來股收漲、7月29日2300多股收漲),比早盤的3100股漲少2600股。
成交量7900億元(8月2日7200多億元、8月1日7800多億元、7月31日9000億元、7月30日接近6000億元、7月29日5800多億元、7月26日6000來億元)。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特此感謝)
如上圖,我們近期表現真是……
2)從國際層面而言,首先美國經濟的預期有變差可能,而這也反饋到美股表現上。
如槓桿遊戲上文所述,加之其他一些個股的情況、巴菲特賣出等因素影響,美國科技巨頭的前景和此前的預期或有差距——所謂“買預期賣事實”。
當然,2024年下半年纔開始1個月出頭,三季度、四季度的主要科技公司表現也還是未知數。
但是美聯儲降息的概率應該是非常大了,歷史經驗總是讓人不得不聯想。有人說,這是美國常規動作:放水製造經濟、股市繁榮,形成資產泡沫,然後加息、最終戳破泡沫;接着經濟下滑、資產貶值後,美國再循環一輪……
我們不知道美國經濟是否真的開始出問題,但是暫時避險是可以的,就股市而言,觀望一下,不買起碼不虧。
任何時候都會有機會,市場也不會永遠劇烈波動。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爲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