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萎縮 鍼灸有助去瘀生新

視神經萎縮病患會有閱讀時間不長,卻覺得眼睛疲憊、畏光、視物模糊、辨色能力變弱、眼球痛及視野狹窄等問題。(王家瑜攝)

現代人用眼頻率高,出現越多眼疾,視神經萎縮便是其一。中醫師表示,這類病患會有閱讀時間不長卻覺得眼睛疲憊、畏光、視物模糊、辨色能力變弱、眼球痛及視野狹窄等,若嚴重到全面視神經萎縮,就會失明。臨牀上需透過眼底檢查確認嚴重度,中醫方面則可透過鍼灸改善眼周肌肉韌帶的張力。

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說,視神經萎縮在中醫屬「青盲」範疇,眼睛與五臟六腑的精氣都有關聯,又以肝腎二髒和視神經的關係最密切。臨牀可依虛實做鑑別診斷,針對肝腎虧虛型,會開立杞菊地黃丸去滋補肝腎不足,肝氣鬱結型則可利用加味逍遙散去疏肝解鬱。此外,可再搭配谷精草、木賊、夏枯草、車前子等,達到活絡眼部的效果。

鍼灸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可採用睛明穴、攢竹穴、魚腰穴及球后穴,搭配體針如光明穴及董氏奇穴中的眼黃穴,最後再加上隸屬頭皮針的視區、額頂帶和頂枕帶,補腎明目,改善眼周肌肉韌帶的張力,藉此改善循環、去瘀生新。

飲食方面,康涵菁建議,多食用含Omega-3的食材,如魚油、亞麻仁油、雞蛋,及富含維他命A、C、E的蔬果,像是柑橘類、莓果等,助視神經細胞免於氧化傷害。含葉黃素的深綠色蔬菜如綠花椰菜、菠菜,也適合攝取,同時,應減少3C產品的使用,儘量每半小時眺望遠方、閉眼休息。

康涵菁推薦病患喝「明目茶」保養眼睛,浸泡茶飲時,將眼睛睜開靠近,對準熱氣持續約10分鐘,進行薰蒸,達到內治與外治的雙重效果,不過,務必拿捏好距離,或等熱度稍降後再進行薰蒸。

「明目茶」的成分爲黃耆、枸杞、菊花、川芎、車前子、丹蔘、菟絲子、熟地各3~5g,民衆將藥材用清水洗淨,放入紗布袋,以600C.C.熱水沖泡10~15分鐘即可。黃耆有補氣作用,還能活化神經、降眼壓,枸杞搭配生地與菟絲子則能補益肝腎,緩解眼部不適,菊花加上車前子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川芎和丹蔘則能活血通絡,幫助眼部廢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