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三高!國銀前七月新增放款衝破兆元 金管會曝關鍵動能

據金管會截至7月底統計,國銀總放款餘額43兆6,152億元,月大增5,288億元,月增量寫史上次高紀錄,累計前七月新增放款量1兆4,076億元寫史上同期第三大。路透社

據金管會截至7月底統計,國銀總放款餘額43兆6,152億元,月大增5,288億元,月增量寫史上次高紀錄,累計前七月新增放款量1兆4,076億元寫史上同期第三大,週轉金就貢獻六成總放款量能,反映企業資金需求熱絡。

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說,7月放款月增額寫史上次高有三大主因:一、民營企業增貸週轉金以因應發放股息需求,抵銷了政府機關在6月稅收季後的還款量;二、7月股市熱絡,民衆有資金借貸需求,三、部分企業因應股權投資的動撥款,7月企業投資放款月大增438億元寫史上次高。

以「對象別」來觀察,前七月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大增6,824億元,佔48%最多,再以「用途別」而論則以前七月國銀週轉金放款大增8,752億元,貢獻總放款量能62%居首,顯示這波資金需求熱潮,全來自民營企業動用週轉金催動。

7月在各國關稅逐步出爐後,上半年支撐出口的提前拉貨潮恐告一段落。法人預期,AI相關電子業資金需求可望延續,惟非AI電子與傳產業者在庫存偏高及關稅衝擊壓力大,多空因素夾雜替第4季放款動能帶來變數。

金管會9日公佈2025年7月和前七月國銀存放款、獲利狀況。7月底本國銀行總放款餘額43兆6,152億元,因去年同期高基期,使年增又降到6.7%的17個月低點。

7月底總存款餘額61兆523億元,月增8,585億元是史上新高,年略增到5.67%的三個月高點。侯立洋說,7月存款暴增也是因股市熱,企業與民衆資金存入帳戶做投資、及7月綜所稅退稅款存入。

也因7月放款月增1.23%,月增幅度低於存款月增1.43%,使7月底國銀存放比降到71.44%,月減0.14個百分點,連三個月下降。存放比下滑,將影響銀行收益。

放款雖在第2季表現不佳,但受首季強勁動能支撐、7月放款也回穩,續推升銀行利息淨收益,累計前七月國銀稅前盈餘3,532億元、年增7.5%,續寫史上同期新高。

三大獲利來源中,以利息淨收益年增12%至3,963.5億元最穩健,手續費收入也年增10.7%達1,792.4億元,惟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年減12.5%,爲唯一衰退來源。

其中7月單月盈餘564億元,月減3%,主要因7月債券殖利率攀升,使7月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債券評價損失增加,海外分行也因呆帳費用增加拖累整體獲利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