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公車2030全電動化 交通部:普及率已達25%

交通部推行2030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劃。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交通部推動運輸業淨零轉型,協助陸海空運輸業者減碳邁向淨零目標。針對鐵公路,交通部最新報告指出,2030全臺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需汰換或新購逾1.4萬輛公車,普及率已達25%,另對於電動汽車於停車場充電需求提高,中央也補助地方持續增設充電樁。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邀交通部、國家發展委員會、環境部、經濟部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就「陸海空交通運輸業因應淨零排放轉型之改善措施」專題報告。

針對公路運輸業,交通部綜合規劃司長張垂龍說明,政府已宣示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目標,以643億元推動,預計於2030年補助燃油大客車,包括市區公車、一般公路客運及國道客運,汰換或新購電動大客車達1萬4500輛,其中包括市區公車1萬1700輛、一般公路客運及國道客運2800輛。

經統計至去年11月底,全臺電動大客車領牌數1926輛,交通部公路局113年度覈定補助2080輛電動大客車,其中已實際覈定補助客運業者1364輛,達成「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劃」113年市區電動公車普及率25%目標。

根據行政院過去規劃,2030客運車輛電動化分期推動目標中,2023至2026年爲推廣期,目標2027至2030年爲技術較成熟的普及期,力拚在這期間完成市區電動公車全面普及。

電動汽車於停車場充電需求增,張垂龍提到,截至去年11月底,已設置公共充電樁數共1萬86槍,包括慢充7681槍與快充2405槍,以同期電動小客車登記數9萬2156輛計算,我國整體公共充電樁數量的車樁比爲9.1:1,其中快充車樁比爲38.3:1,符合歐盟建議標準,可滿足電動車公共充電需求,其中各地方政府的公共停車場也已設公共充電樁共3611槍。

另在前瞻計劃中也編列9.8億元推動公共充電樁設置及區域充電需求評估計劃,於前2年補助地方政府設置公共充電樁,去年7月擴大補助對象至轄有觀光景點的中央機關,提高財力分級屬第4級及第5級縣市於偏遠地區設公共充電樁的補助比率,並增加補助充電樁資訊管理系統建置。截至去年底,已覈定4865槍,已啓用數量有836槍,預計將再增設4029槍。

鐵路運輸業方面,張垂龍表示,臺鐵公司在維持車站服務水準前提下,改建車站並以綠建築爲前提設計,汰換車站設備時優先採購節能標章設備,同步設置空氣門防止冷氣外泄,車站室內空調溫度不低於攝氏26度,並將於今年完成旅客服務碳足跡標籤及32站組織溫室氣體盤查,預計2026年提出公司ESG永續報告書。

臺灣高鐵公司部分,則持續對車站導入節能自主管理、減少用電量、轉移尖峰用電量及合理用電4大節能方案,換裝LED燈具、汰換油壓電梯、分離式冷氣、磁懸浮變頻式冰水機組等多項既有設備節能改善,並已取得環境部高速鐵路運輸服務碳足跡標籤證書,成爲國內第一個正式取得「旅客運輸服務(路上及水上運輸)」產品類別碳標籤的交通運具,也於公司企業網站揭露各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及重要碳揭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