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堅持發表戰後80年“個人見解”

本報記者 邢曉婧

5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再次談及戰後80週年發表個人見解時稱,“會充分考慮發佈的時機和方式”。綜合日媒報道,此次石破茂個人見解的發佈內容、方式及時機均爲外界關注的焦點。受訪學者5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因以書面形式發表內閣敲定的戰後80年談話受阻,石破茂轉而發表個人見解,這種折中的方式體現了其在歷史問題上的堅持。

路透社5日報道稱,立憲民主黨議員村田享子當日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向石破茂發問稱,(個人見解的)發佈時機是否會選在8月15日戰敗紀念日或日本簽署投降書的9月2日等日期?石破茂對此迴應稱:“要仔細斟酌哪個時機最爲合適。具體內容也要好好考慮。”

另據日本富士新聞網(FNN)5日報道,石破茂在會上稱,“作爲活在當下的一代人,我認爲的確應該發出這一見解”。石破茂引用已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的話稱:“引導我走上政治道路的田中角榮先生曾說過‘只要參加過那場戰爭的人還在國家核心位置,這個國家就不會出問題。但當這些人都不在了,就令人擔憂了’。我對此深有同感。”

石破茂還表示:“有一種觀點認爲,8月15日是戰鬥結束的日子,而戰爭真正結束的標誌,是在駛入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籤署投降書的那一天。”FNN由此認爲,這表明9月2日也在發表個人見解的候選時機之列。

據日媒此前報道,石破茂4日在衆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已經表示,有必要結合戰後 80 年這一時間節點發表相關見解。他說,“無論形式如何,爲避免歷史記憶淡化、防止戰爭再次爆發,有必要發表相關見解。對於要向世界傳遞什麼信息,我個人有着強烈的想法,會在吸納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力求完善。”

自1995年“村山談話”以來,日本歷屆政府在“逢十”週年發表歷史問題談話已成爲慣例。路透社稱,日本政府曾在戰後 50 年、60 年、70 年之際,通過內閣決議發表首相談話。而對於石破茂戰後80週年發表的“個人見解”,自民黨內已有聲音擔憂其與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戰後70年談話”能否保持一致。

日本放送協會(NHK)5日援引政府相關人士的話報道稱,石破茂戰後80週年的個人見解預計將在繼承歷代內閣歷史認識的基礎上,重點分析戰爭爆發的背景,並闡明實現和平的路徑。NHK稱,石破茂計劃在8月6日廣島、9日長崎的原子彈爆炸紀念日儀式,以及在“8·15”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等場合的致辭中,闡述構建和平的主張。發表個人見解的具體時間可能以9月及往後的時間範圍展開討論。《日本經濟新聞》5日報道稱,石破茂已開始聽取有識之士的意見,同時也將觀察自民黨內的情況以判斷髮表時機。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霍建崗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右翼勢力視2015年安倍晉三的“戰後70年談話”爲“終結性”談話,認爲這很大程度上照顧到右翼的歷史觀。“安倍談話”相比1995年的“村山談話”、2005年的“小泉談話”出現大幅倒退,未承認侵略、缺乏真誠道歉,還試圖讓後世擺脫道歉責任。而石破茂在歷史問題上的認識與之不同,比如其承認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行爲以及南京大屠殺等罪行,這讓右翼勢力害怕“安倍談話”被否定、其精心構建的“二戰史觀”出現漏洞。

日本歷屆首相的戰後談話均基於內閣決議發佈,數月前已有消息傳出石破茂不大可能發表內閣決議通過的首相談話。霍建崗認爲,發表個人見解依然有意義,至少可以說明在歷史問題上日本國內仍然存在不同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