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破檢調鷹犬的辦案奧步 期盼臺灣司法人員勿忘初衷
▲國民黨立委日前與支持者在北檢外聲援遭約談的罷團提議人。(圖/記者黃哲民攝)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榮譽會長
20萬羣衆響應藍白426「戰獨裁」街頭運動,齊聲向總統府發出怒吼。從賴總統的「應在天安門抗議說」迴應,看來效用不太,檢調警三位一體受到鼓舞,恐怕更會不當使用偵查工具和辦案手段,配合打壓異己。
檢調三招打擊異己 「賴17條」公佈後更加擴大
檢調機關依法可用來偵查嫌疑人的主要手段包括:約談、搜索、監聽、扣押手機或其他物品、限制出境、覊押、認罪協商、污點證人等。臺灣作爲民主法治國家,檢警調本應依法偵查,公正執法,但賴政府反而藉國家安全法和反滲透法的大帽子,更爲「選擇性辦案」,又「變相性偵查」,令當事人及其家屬不寒而慄,且人民也憂心。
選擇性辦案是前菜,緊接着的各種變相的約談、搜索、扣押和覊押等強制處分手法更是可怕。它將被選定的對象配合特定立場偏頗媒體,經由抹紅、抹黑,甚至抺黃,將其鬥臭。現在又有搖着國安旗號的「賴17條」當靠山,加上內政部長劉世芳臺灣國意識的加持,檢警調想將人打入「中共同路人」,就更肆無忌憚了。
檢調常用的打擊異己的第一招是,在沒有正式起訴前,即對被選定的對象進行大張旗鼓的約談、搜索、覊押、扣押手機及物品,並在立場偏頗媒體的配合下,藉此製造輿論壓力。
近來國民黨臺北市黨部黃呂錦茹主委、林岱樺立委、柯文哲前市長和鄭文燦前市長、沈慶京所遭受的對待,即可看出端倪。進而,加上電子腳鐐、限制當事人出境等強制處分手段的無限上綱,人不倒,也等於剝了半層皮。
「押人取供」是明顯的檢調和犯罪嫌疑人的武器不對等,檢調還有誘引嫌疑人轉當「污點證人」和「認罪協商」的法碼,軟硬兼施,誰能不從?
其次,扣押手機、行動碟和電腦等也是檢調可變相置嫌疑人於人設和被押險境的招數。例如:柯文哲的京華城容積獎勵案,人設的危機是,檢調故意釋出行動碟中有「性愛內容」,打擊他的愛妻形象;被押危機呢?放出一些看似賄賂的數字,但又不表明此一內容是否爲柯文哲所爲,模糊情節,打擊目標卻十分清楚。
北檢第一階段押了柯文哲4個月,從行動碟的偵查,證實2個可能:
第一、北檢缺乏科技辦案知識,對於「數位足跡」與各種資訊鑑識能力不足。
第二、北檢已經查過數位足跡了,無法證明爲柯文哲所做,故意違法隱瞞事實,企圖對柯文哲加以構陷。臺大退休教授吳統雄的質疑北檢很政治,何不科學辦案?先讓假訊息隨處亂飛,嫌疑人被關在看守所,還遭禁見,又能奈何!
你有聽過「M化車」嗎?現在修正的刑事訴訟法,容許特殊強制處分,也讓它由檢調使用在一般司法刑事偵查上。既然有這些監聽及特殊監控科技,還覊押不放人,臺北市黨部黃呂錦茹主委涉及的只是反罷免連署資料造假,臺北地院法官先是無保飭回,居然還可被檢調抗告到高院成功,發回地院,被法官裁定覊押,不少司法界人士感嘆這創下臺灣司法史上罕見的特例,更令人對於司法的公正性大加質疑。
媒體配合操作輿論是檢調慣用的打擊異己的第三招。檢調辦案過程中,將未審定罪的調查內容「選擇性外泄」給特定媒體,形成「先聲奪人」或「污名化」效果。在選舉期間,這類「司法追殺」或「媒體公審」經常上演。檢調的起訴和抗告書寫的像科幻小說,並不奇怪。
賴17條公佈後 ,政府更容易借「國安危害」與「敵人滲透」之名,運用司法檢調,擴大打擊異已。賴政府將「中國大陸」列入「境外敵對勢力」,在野陣營赫然發現境外敵對勢力的相關刑法等,早在2019年就已經被民進黨拆解並偷渡成功。M化車也是如此,國民黨今後對法案真的要多用心了!在野最大黨啊!
▼林岱樺日前怒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圖/民衆提供)
司法是否一致性執法? 是藍白控訴的核心
是否「打擊異己」的關鍵取決於:是否一致性執法?是否有公開透明的程序?是否伴隨政治壓力或特定時機。不少綠粉說檢調也辦了民進黨啊!所謂選擇性的重點不只在有,還有相對比率,以及過程的輕重、前後秩序的差異。藍白這次控訴的核心也在於此,別一理虧又牽拖中國大陸。
稅務稽查、扣押財產是檢調暗地裡經常用來逼企業或組織就範的黑招,國民黨和民衆黨都曾被檢調查帳或凍結資產,民衆黨在政治獻金覈報過程中曾遭不少行政滯延,小腳小鞋令被偵查人有苦難言!
最後提到司法的象徵形象ー代表公平正義的「正義女神(Justitia)」,又稱司法女神。檢調官員不應或忘,司法天平意味公平、公正的偵查、審判,眼罩代表客觀、一視同仁,不被感官所誤導,由理性來判斷;長劍則代表制裁、刑罰的正義力量。一手代表公正,一手代表正義,女神將兩造說詞與證據擺在天平兩端,透過公正判斷,以正義之劍制裁邪佞的一端。
祈求臺灣的檢調、司法官員,您們要想想當初入大學時,爲何選擇修習法律,不就是要主持公道正義,不當政權的附庸嗎?南韓憲法法院處理尹錫悅案件的公正不阿,令人稱許,期盼臺灣的司法人員務必秉持司法良心,千萬勿忘初衷啊!
▼民衆黨「111釘孤枝」活動抗議司法不公。(圖/記者屠惠剛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