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誰在包庇狼醫

臺灣醫療工會聯合會、高雄醫學大學醫療事業企業工會等多個醫療工會2日在衛福部疾管署門口前舉行「天天跑餐會,拒絕見基層?醫療崩壞中,邱泰源踹共」記者會,控訴衛福部長邱泰源「上任一年多,改革一場空」。(劉宗龍攝)

臺大醫院婦產科近期接連發生至少3起狼醫事件,其中,名醫鄭文芳在一審期間,棄保潛逃出境遭通緝,讓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痛斥是「臺大之恥、醫界之恥」。醫療改革基金會也批評,衛福部承諾要設立「狼醫查詢平臺」一再跳票,直言要等到何時才能真正終結這樣的包庇文化?

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12條規定:「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之資訊。」由於多數加害人與被害人間多爲熟識,被告身分也同時遭隱匿,究竟「保護誰的人權?」引發社會論戰。

尤其是有權力關係者,過去許多狼師在這層匿名「保護傘」下成爲漏網之魚,甚至持續犯案。教育部直到多年前亡羊補牢設立「各教育場域不適任人員通報及查詢系統」,提供校方內部參考,雖難以徹底解決任用狼師的疑慮,至少已跨出一大步。

去年臺北市幼兒園發生教保員毛畯珅涉性侵多名幼童事件,再度讓公佈姓名一事受到討論。監委後來直接公佈涉案者姓名與機構名稱,衛福部雖訂出指引,但最終還是留給媒體自行判斷。這回遇上醫界自己人,是否要公佈醫療人員身分,衛福部稱要研議修法,部長邱泰源允諾建立查詢平臺,但期限已至仍未見成果,竟稱還在找法源依據。

邱泰源當部長以來爭議不斷,不僅藥界喊話要他下臺,近日爲了醫學院擴招問題還鬧到要行政院長卓榮泰出面擺平,現在連設立揪出狼醫的平臺都推拖拉,誰是白色巨塔內的「醫界之恥」,不言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