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抗中已經翻頁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民進黨仍批「中共介選」。(圖/曾薏蘋攝)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後,民進黨仍捨不得放下「中共介選」的話題,擺明了要繼續利用「臺灣人VS中國人」的二分敘事法,作爲下階段政黨對決的軸線。只是,這套論述的市場正在萎縮,民進黨卻像溫水煮青蛙,絲毫未覺自己無法擴大社會支持的最大問題就出在這。
下任國民黨魁出爐後,綠營自認撿到槍,忙着提紅漆往鄭麗文身上潑,其中賴清德嫡系立委郭國文講得最絕;他說,鄭麗文的當選代表國民黨徹底赤化。這意味着,面對這位全新對手,民進黨依然活在自己的烏托邦。
日前「美麗島電子報」公佈民調顯示,當民衆被問及「你認爲自己屬不屬於以下這幾個稱呼」時,在可複選下,認爲是臺灣人爲95.8%、中華民國一分子89.2%、華人76.6%、中華民族一分子72.8%,南島語族僅26.5%。清楚顯示,即使民進黨高舉抗中保臺多年,「中華」依然是主流民意認定的身分認同。
進一步交叉分析後發現,即使是民進黨支持者也僅35.2%認同自己是南島語族,卻有54.9%認同是中華民族一分子、81.9%認同是中華民國一分子。這對賣力推銷「兩岸互不隸屬」新臺獨論述的賴政府而言當屬重擊。
當民進黨試圖讓中華元素在臺灣斷根,民衆對中華的文化情感卻依然濃烈,對中華民國的政治認同亦根深柢固。在此情境下,操作所謂的「臺灣人VS中國人」的對立敘事,形同與主流民意背道而馳。
因此,假若鄭麗文真能兌現「讓臺灣人自豪說我是中國人」的承諾,進而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那麼背後最大的推手,就會是固守僵化抗中路線,卻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