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 “打一針”讓鋰電池壽命增十倍 《自然》刊登我國科研團隊新發現
2月13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刊登復旦大學科研團隊新發現:通過一項新技術,可以對鋰電池進行“精準治療”,讓廢舊電池“重生”。
爲了應對鋰電池老化、衰減等問題,復旦大學科研團隊研究發現,電池的“壽命”其實和人體健康類似,問題往往集中在某個核心部件,也就是活性鋰離子。基於這個想法,團隊開發了一種像“藥物”一樣的鋰載體分子,可以通過注射的方式補充電池中的鋰離子。
使用這一技術,電池在充放電上萬次後仍展現出接近出廠時的健康狀態(96%容量),循環壽命從目前的500-2000圈提升到超過12000-60000圈,在國際上尚屬首例。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資訊
- ▣ “打一針”讓鋰電池壽命增十倍 復旦新成果登上《自然》
- 打一針就能重生!復旦大學團隊開發新技術大幅延長鋰電池壽命
- ▣ 鋰電池壽命有望延長一倍!歐洲團隊設計出新脈衝供電協議
- ▣ 顯著延長下一代鋰電池使用壽命 科學家發現新方法
- ▣ 工研院鋁離子電池 登英國自然期刊
- 電池僅使用20%? 「電池增幅器」讓電池增加8倍壽命
- ▣ 打一針 讓廢舊鋰電池“返老還童”
- 比鋰電池穩定價廉容量大 俄德研究團隊開發新一代鈉電池
- 韓國科學家利用奈米纖維 延長鋰金屬電池7.5倍壽命
- 中國全固態鋰電池研究新突破:壽命更長 密度更高
- ▣ 我國科學家取得全固態鋰電池研究新突破
- ▣ 科士達申請鋰電池組充電控制專利,延長鋰電池的使用壽命
- 對抗中國鋰電霸權 日研發鋅電池價格僅鋰電池一半
- ▣ 《自然》刊發隆基最新科研成果:驗證晶硅太陽能電池效率突破27%
- 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突破新型太陽能電池製備難題
- ▣ 高校科研團隊發現純天然“農藥”
- 陸團隊發現新型「高溫超導體」登《自然》期刊 超導體積分數達86%
- 中研院團隊發現增加生物固碳新法 維護自然界碳平衡
- ▣ 河北大學馬春森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自然》子刊刊發
- 打針不痛嘍!金屬鍍針頭 臺科大研究登期刊
- 能元科技攜手國輻中心 深化鋰電池研發
- ▣ 臺積研發成果 首登自然期刊
- ▣ 陸科學家發現全新高溫超導體系 登上《自然》期刊
- ▣ 我國科研團隊研發出奇異金屬
- ▣ 贛鋒鋰業:公司固態團隊擁有20年固態電池研發經驗、核心研發團隊具備10年以上固態電池從業經驗
- 大陸中科院團隊破解鈣鈦礦電池壽命基因難題
- 中國科技大學研發出火星電池:高能量密度、長迴圈壽命
- 登上國際刊物 靜宜大學團隊研發創新材料爲手機等面板帶來新革命
- 中國學者新研究:新材料讓鋰離子電池9分鐘充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