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健身潮+關稅幾乎底定 健身器材三強聚焦海外擴產

喬山今年適逢50週年,喬山董事長羅昆泉喊出「5050」目標,將喬山商用健身器材的全球市佔率,提升至50%。圖/劉朱鬆

健身器材三雄近期營運

炎炎夏日,帶動室內健身熱潮,加上美國對等關稅各國稅率幾乎底定,三大健身器材業者-力山、岱宇、喬山,開始大舉投資擴充產能,除臺灣廠增產或改善製程瓶頸,也擬定海外擴廠與生產基地轉移策略,以分散美國對等關稅風險。

喬山今年適逢50週年,喬山董事長羅昆泉喊出「5050」目標,將喬山商用健身器材全球市佔率,提升至50%。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趨於明朗,喬山表示,因越南與中國大陸稅率差距拉大,喬山透過全球六座生產基地彈性調度與多年越南佈局優勢,將銷往美國產品全面移轉至越南生產,有效降低製造成本,優化供應鏈。

喬山說,集團投資額約1億美元在越南北寧省建廠,專門生產控制面板、跑帶、馬達等零組件,預計2026年完工投產,年產值可達1.2億美元。喬山越南第二廠計劃於明年第三季全面完工,其產能將較現有廠區翻倍,主要生產銷往美國的家用與中低階商用健身器材產品。展望下半年,喬山表示,在新客戶訂單持續增加、新產品效益延續,及產能配置優化的推動下,可望延續上半年的成長動能。

岱宇因應美中貿易戰、地緣政治風險,並降低客戶因供應鏈地緣集中所帶來的影響,積極推動海外產能佈局,規劃於泰國設立健身器材全新生產基地,以強化成本競爭力,並在供應鏈管理上提供更高彈性。岱宇透露,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7月初已正式覈准岱宇投資計劃,計劃位於泰國春武里府,總投資金額5.5億元,並計劃將購置面積近4萬坪的土地,興建廠房,預計於2026年第三季完工,同年第四季開始陸續量產。岱宇說,新廠落成後,將有效分散現有產能配置,降低地緣政治與關稅變動,同時更貼近東南亞與全球新興市場需求。

力山爲確保市場維持競爭力,針對有氧健身器材持續推出新改款或新機種,以利創造新客源。

另因應許多健身品牌開出不同規格的重訓機種需求商機,力山斥資2,000萬美元在越南興安省建廠,將投入有氧器材、重訓、家用健身器材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