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怎麼參與?“3+3+N”模式解鎖全球非遺新玩法
“第九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突出國際性、羣衆性、創新性,聚焦培育國家級文化品牌優化辦節機制,着眼打造國際性交流平臺提升國際參與度,構建市場參與長效機制創新辦節模式等思路,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力求活動精彩、成果出彩。” 5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舉行新聞發佈會,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袁藝在會上介紹,第九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將系統構建“3+3+N”板塊體系,即三大主體板塊、三大特色板塊及系列配套板塊。 在三大主體板塊方面,“活力非遺·天府巡遊”開幕式突破傳統舞臺形式,以“非遺無界”爲主題,融合端午民俗元素,組織51支國內外隊伍開展行進式展演,彰顯非遺的時代活力和民衆的廣泛參與。“多彩非遺·世界對話”交流將開展4場不同主題的交流對話,從4個不同的方面探討“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絲綢之路旅遊城市聯盟的其他17個國家18個城市和國內14個城市,共計110餘名代表將參與。“魅力非遺·國際大展”展覽展示創新設立主賓國與主賓城市機制,並用44個國家的89個項目分主題呈現全球手工藝精髓;國內非遺主題展首次用27個省(區、市)的180餘個項目情景化展現中國非遺裡的時間智慧及生活哲學。 在三大特色板塊方面,“創意生活”國際非遺品牌IP授權交易包括展覽、發佈、分享及推介等環節,展覽由96個賣家展位構成。“美好生活”國際非遺美食周呈現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八大“美食之都”的美食歷史文化和技藝特點;彙集全國70餘項非遺美食,推出“一張機票吃全國”的美食集市。“健康生活”傳統醫藥推廣周邀請國內120餘名傳統醫藥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健康體驗、諮詢和推廣活動,通過全域惠民義診和健康講堂等形式,展現傳統醫藥的當代價值。 此外,本屆非遺節期間四川共有183個區縣的288個社區實踐空間(點),在非遺節期間開展非遺惠民體驗,營造全民參與的氛圍。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戴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