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清淤路明年啓用 大溪通樂
桃園市水務局代辦水利署「大嵙崁清淤輸送系統工程」,新設清淤道路8.4公里,預計2026年初啓用,將開放一般車輛通行。(桃園市水務局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桃園市水務局代辦水利署「大嵙崁清淤輸送系統工程」,新設清淤道路8.4公里,工程已進入驗收階段,預計2026年初啓用,將開放一般車輛通行。(桃園市水務局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桃園市石門水庫每年執行清淤以增加庫容,爲避免清淤車輛通行桃園大溪、龍潭市區道路造成交通衝擊,桃園市水務局代辦水利署「大嵙崁清淤輸送系統工程」,新設清淤道路8.4公里,該工程已完工目前進入驗收階段,預計2026年初啓用,屆時將開放一般車輛通行,協助疏解大溪地區假日交通壓力。
水務局指出,爲讓石門水庫延壽及增加庫容,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2023年完工,每年可增加64萬噸清淤量,但目前淤泥去化外運路線,使用大溪、龍潭地區既有市區道路系統,但道路路幅不足,長期造成交通負擔及居民生活安全隱憂。
而「大嵙崁清淤輸送系統工程」是於大漢溪左岸溪洲大橋至武嶺橋間新建清淤道路,全長8.4公里,提供石門水庫清淤工程車通行。清淤道路完工後,從石門水庫至大溪交流道可縮短約5公里行車距離,換算每年可增加4.1萬立方公尺淤泥清淤量,並減少56萬公斤碳排放量。
水務局表示,防淤道路於9月底完工,預計今年底驗收完成,最快明年初開放通行。市府與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申請代管,再交由龍潭、大溪公所做爲一般道路通行使用,屆時不僅淤泥輸送車輛,一般車輛也可以通行。
另外,該工程配合桃園市政府「大龍門觀光廊帶」計劃,於防淤道路旁建造自行車道,可通往大漢溪周邊豐富景點,未來民衆可騎乘自行車,從龍潭區三坑暢遊至新北市鶯歌區,享受大漢溪水岸美好風情,工程也補足大漢溪左岸防汛缺口,提升百年防洪標準。
國民黨市議員李柏坊說,該清淤道路沿途視野非常漂亮,除了期盼市府加速驗收腳步提早開放外,因爲工程花了非常多經費,如果只讓清淤砂石車輛通行,無形中浪費道路資源,樂見市府與中央協調開放一般車輛通行,更能疏解大溪假日期間交通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