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通訊韌性纔是重點(賴祥蔚)

全球低軌衛星計劃加速推進。圖爲SpaceX發射火箭、攜帶衛星。(路透)

如何加強戰爭時的社會韌性,最近引起普遍討論。在各個議題裡面,從烏克蘭的經驗來看,通訊韌性或許值得特別關注。

俄烏戰爭造成烏克蘭許多重大災情,其中之一,就是通訊受到嚴重打擊。俄羅斯在第一時間重點破壞及控制烏克蘭地面通訊設備,關閉網際網路服務和電信服務,造成烏克蘭的通訊受到很大的影響。

烏克蘭的地面通訊受到打擊,馬斯克立即提供其布建的「星鏈服務」,向烏克蘭運送了幾萬套的接收天線和路由器,以便烏克蘭可以透過太空服務公司SpaceX提供的低軌道衛星進行通訊。

馬斯克在今年放話表示考慮中止對烏克蘭提供的星鏈服務,儘管因爲波蘭等國強烈反彈而還沒有真的中斷,但這也顯示任何國家如果把通訊韌性寄望於來自境外的協助,尤其是商業機制的協助,恐怕風險不低。

日前傳出臺灣的海底電纜遭受損壞,引發國人警覺臺灣的通訊韌性需要更多的關心,否則一旦通訊因基礎設施與設備失靈而中斷,立刻就會對民衆日常生活與政府運作造成巨大沖擊。

臺灣在通訊韌性上的準備大有加強的必要。我們目前的低軌衛星是由全球第3大衛星營運商Eutelsat旗下的OneWeb提供,但是頻寬有限。日前國科會表示,2026年可能由網路電商巨擘亞馬遜旗下的衛星營運商古柏(Kuiper)提供服務;2027年希望順利發射第1顆B5G低軌通訊衛星,強化臺灣的通訊韌性。

從烏克蘭的經驗來看,依賴境外商業服務還是有風險,韌性不夠。但如果要完全自主發射低軌衛星,恐怕進度又有一點慢。因爲低軌衛星的優點是傳輸快、延遲短,缺點是覆蓋面積小。臺灣如果要維持全覆蓋及24小時通訊,至少需要120枚低軌衛星。但目前的規畫是政府租賃SpaceX的火箭,在2027年先發射1枚低軌衛星,2028年發射第2枚。這緩不濟急,而且仍仰賴SpaceX。

總統府早在2024年12月就已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議,並舉行了府內的首次「桌上推演」。由此可見,賴總統對於戰爭風險頗感急迫。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空軍上將柯頓(Anthony J. Cotton)更在今年3月預言2027年可能爆發攻臺戰爭。當然,很多國內的軍事專家對柯頓的說法很不以爲然。

《孫子兵法·始計篇》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指出:「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萬一戰爭,臺灣的通訊韌性足夠嗎?還需多多努力。(作者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