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綠營災民能覺悟嗎?(桂宏誠)
丹娜絲颱風對臺南市若干地區造成重創,但迄今災後復健的工作仍牛步化。圖爲鹽水區竹埔國小教學樓臺風過後的慘狀。(竹埔國小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丹娜絲颱風對臺南市若干地區造成重創,但迄今災後復健的工作仍牛步化。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要求行政院儘快提出「緊急救災特別條例」,若行政院不願意提,國民黨將會提案。傅崐萁提出此議的目的,只是爲凸顯民進黨政權爲了大罷免的政治鬥爭,寧可犧牲賴總統本命區和民進黨鐵桿區的災民,也不能讓預算被在野黨亂刪而沒錢的說法「破功」。
除了地方各級政府列有「災害準備金」外,行政院總預算中所列的「第二預備金」,也可緊急用於如颱風或地震等災後的重建工作。但丹娜絲颱風「鬧境」臺南市已屆兩週,而執政者更關心的事卻是罷團的「護國大遶境」。
這次臺南的七股、北門、下營、學甲等出現重災區,不少地方停電多日,手機無訊號,衆多屋頂被吹翻,許多受災戶是高齡長者根本無力清理家園,內政部長劉世芳日前還厚顏說,整體防災系統從防災到災後復原都非常快,被輿論罵翻。民進黨立委陳亭妃爲了競選臺南市長勤於勘災,這次也說了實話,指此次通訊救災處理根本就是零分,以致受災狀況無法對外通報,也就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援。
陳亭妃的觀察和評論,說明了推進大罷免的「韌性」爲何強於救災,關鍵就在於受災狀況的訊息傳播受到了不應受到的限制或控制,這也是讓執政能力遭受質疑至最低限度的「韌性」所在。
最近還有罷團成員表示,「我是在救國,要救災就靠你自己啦!」應該就是接收到賴總統對災民請求援助屋頂鋪帆布時,迴應「自己爬屋頂,不能全靠國軍」的說法,以及國軍救災不能入民宅的胡謅,結果卻鬧出了人命。賴總統勘災時面對災民的求助習慣性地表現出政權防衛的「韌性」,也讓綠營上下及側翼都認爲大罷免優先於救災民。
7月16日輪到11個縣市政府中的臺南市政府,辦理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規畫的「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但因丹娜絲颱風造成嚴重災情而取消。這項演習還結合了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的年度災害演習,故實際取消的僅爲「防衛動員」部分,至於「災害防救」則在7月6日發佈陸上臺風警報起,不必演習而直接進入了「實戰操作」。
然而,爲了演習仍必有事先的準備和計劃,即使突然間「未演即戰」,恰可表現出最爲真實的災害防救能力之韌性。但災區民衆目前連水、電和通訊等基本需求都還未能恢復正常,更別說災後復建工作的援助。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看到臺南市災民迄今的景象,不知對臺南市政府災害防救能力的韌任會做出何種的評價?
賴政府或許認爲,控制「罷情」而不讓災情和災民的不滿擴大傳播,「鐵桿綠」的臺南市民應能體諒因「救國」而被犧牲。臺南市的救災不力,反而證明了民進黨政權做得再爛,還是具有「生存」的韌性。只是,綠營災民能覺悟嗎?(作者爲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