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賴清德的鐵衛軍(周毓翔)
清德總藉僅4成的鐵桿支持者操縱我們國家的命運。(本報資料照片)
這次大罷免或許是世界民主史上最特殊的一場選戰,一場僅憑少數就可以贏的國會戰爭,若這次讓民進黨獲得全面勝利,將改寫臺灣民主史,讓賴清德總統可以憑藉僅4成的鐵桿支持者操縱我們國家的命運。
去年總統大選,賴清德以40.05%的得票率當選總統,而從歷來民調也可得知,綠營支持者與其他政黨支持者的比例大約就落在4:6,因此要說賴清德是單靠基本盤就贏得選舉,並不爲過。只是,4成的支持雖能讓他贏得總統,但卻無法一併拿下國會多數,這是主流民意用行動向賴清德展現民主制衡的重要。
鐵桿的綠營板塊雖然上不去,但卻也下不來,這就是賴清德敢一再對幹在野黨的底氣,這讓他可肆無忌憚地提出覆議、釋憲,甚至發動大罷免;雖然他也苦惱於突破不了同溫層,但現行罷免制度給予了他只憑借少數堅實力量也能翻盤的機會。
罷免門檻只設定超低的25%,即便在真實社會中,不支持罷免行動的比例佔據多數,但只要這4成鐵桿深綠對賴清德言聽計從,扮演可以任他使喚的軍隊,那麼,要達到「雙少數卻能完全執政」的詭異目標,卻也不是不可能。
具體而言,賴總統日前拋出「併購說」後,當各界驚訝於務實臺獨的他居然會出現統一的可能性,但根據「亞太菁英協會」民調來看,有46.6%認同併購說,其中民進黨支持者的認同度更達到69.1%,這意味着無論「併購說」再怎麼突兀,多數綠營支持者仍會毫不懷疑地埋單;也顯示出賴清德與他的部隊在思想與行動上已高度同步,這支鐵衛軍可任他調動。
反觀其餘的6成民意,即便屬於多數,卻沒有任何政黨有足夠號召力對其完整集結。其中,作爲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表現好時的支持度大概在20%上下徘徊,民衆黨則是長期在13%左右,這無疑是藍白兩黨在大罷免中的最大憂慮,明明主流民意不站在民進黨身上,但卻沒有人可以喊得動他們,擔心着賴清德的禁衛軍將大舉出籠。
所以,爲何前段時間臺北市長蔣萬安會喊出倒閣改選國會,因爲,蔣萬安認爲多數民意仍在藍白這方,罷免在2016年下修門檻後已變成少數人的遊戲,賴清德只要把握住鐵桿的少數,就能殲滅鬆散的多數,讓他在任期中取得完全執政的優勢。更令人憂心的是,賴清德完全執政後必定推出更多裂解多數的政策,達成僅憑少數民意也能長期支配臺灣政治的反民主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