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國民黨版白飯之亂(羅冠瑜)
圖爲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邀國安會前秘書長金溥聰(右)擔任競辦執行長。(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臺灣吵得沸沸揚揚的新聞議題,莫過於北科大學生與熱炒店業者的「白飯之亂」。對照如今國民黨「換侯」聲浪及內部紛擾,竟有諸多若合符節之處,頗有令人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
北科大營隊到熱炒店慶功,因店家備妥的兩桶白飯供應不足,事後上網狂刷一星負評抗議;熱炒店老闆不是省油的燈,找媒體控訴白飯雖免費提供,但不是免費吃到飽。
未料,這起雞毛蒜皮竟在網路掀起激烈戰火,驚動北科大教師介入,帶着學生親赴店家道歉,還煞有其事拍了和解照。但之後,學生又發聲明稱道歉是被學校逼迫,並向各界宣佈「我們不是飯桶系」,氣得熱炒店老闆公佈監視器強調當天有補飯,最後還宣佈無限期停業,讓白飯之亂高潮迭起。
本是一件極爲單純的消費糾紛,卻不斷「小事化大」被渲染炎上,莫名轉移了其他公共議題的討論空間及新聞焦點。如此情形,與眼前國民黨荒腔走板爭吵「換侯」及內部新仇舊恨「業力引爆」,實有諸多驚人相似。
隨723全代會逼近,國民黨「換侯」交鋒愈趨激烈。眼見挺郭派中常委醞釀發動提案「非綠陣營三階段整合」,藉此卡侯,加上郭臺銘備戰力道漸強,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罕見受訪,還原當初「類初選」徵召過程,曾與郭達成侯嬴、郭改列不分區的「B計劃」默契。面對黨高層爆秘辛,郭辦發聲反批黃健庭是扭曲、抹黑。
國民黨中央與郭辦互丟泥巴未歇,「正毅兄弟」蔡正元、邱毅及力主「侯下韓上」的鄭麗文,更紛紛上場與黨內「宿敵」、侯營操盤手金溥聰另闢新戰場,爲了過去誰對國民黨有功或有過,爆發激烈脣槍舌戰。這局面,讓「金小刀」大殺四方,公然開嗆要把青春痘的「膿包」擠出來。
猶記當年「馬王政爭」,國民黨內部也爲了「大是大非」爭得你死我活,是非曲直非得有個清楚交代,卻也因此埋下黨內重大分裂引線,導致後續的太陽花學運竄起、2014地方選舉輸掉半壁江山、2016上演「換柱」慘況,最終政權拱手讓人。時隔迄今,創傷依舊難弭。
牆倒衆人推,樹倒猢猻散!馬克思說:「歷史不斷重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沉沒於深海的鐵達尼號,相隔百餘年後,竟又在同一地點發生泰坦號船難,兩次事故關鍵皆是出於人爲的自大與傲慢。
國民黨若始終不能記取分裂教訓,總是陷入情緒性意氣之爭,不明就裡的沒事找事、小事變大事,這與荒謬的「白飯之亂」豈不一模一樣?723全代會後,國民黨整合必須完成,齊心共打選戰纔可後來居上,否則就等着兩敗俱傷,與熱炒店一起無限期停業。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