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 遭轟髒亂

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上個月重新開幕,搖身一變成爲「臺北深夜食堂」,但開幕不到1個月,卻被投訴環境髒亂。(臺北市議員秦慧珠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臺北市政府等單位砸1億多元整修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要成爲夜貓子與國內外觀光客必訪的「臺北深夜食堂」,但美食街重新開幕不到1個月,卻被投訴環境髒亂、消防設備損壞。此外,美食街旁的「大東路15街」是士林夜市的心臟地帶,議員盼能以日本札幌狸小路商店街爲例,打造特色新商圈。

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在2011年啓用至今,市場處與經濟部共投入1億388萬元整修門面與室內翻新,4月25日重新開幕,市場處希望透過全新場域空間,連結美味與人情味。

但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秦慧珠指出,地下美食街進出口空間環境亂七八糟、垃圾隨意堆置,牆壁上到處都是電線、塗鴉,走道上隨便放置推車,用餐區的柱子旁堆滿椅子;不少顧客沒有遵照指示自行回收餐具,留置桌上造成凌亂。

秦慧珠怒轟,連攸關民衆安全的措施也沒做好,包括消防火警標示燈損壞、緊急照明遭遮蔽、滅火器被椅子和架子擋住,以及緊急逃生設備也被手推車阻擋,嚴重影響逃生動線。

市場處長黃宏光迴應,會請廠商即刻改善消防問題,並加強攤商、消費者的清潔使用觀念,2周內會在管理模式上完成改善精進。

此外,緊鄰士林市場地下美食街的大東路15街,也是不少商家的聚集地,民進黨議員陳賢蔚指出,15街是士林夜市重要通道,但對比札幌狸小路商店街,15街的天空纜線、頂棚雜亂,店面招牌未統一形象,沒有地方特色。

陳賢蔚指出,狸小路商店街除了拱廊和200間店家外,還設置友善座椅,也能容納貨櫃屋和移動餐車形式營業的攤販,盼能以此爲例,將15街打造成特色新商圈。義信里長許立丕說,士林夜市在20、30年前也曾經風光過,等到15街整頓好,少年街、安平街也要繼續復興,盼能恢復往年榮景。

產發局長陳俊安允諾,會請商業處和市場處共商15街的整體規畫。市場處迴應,會將形塑特色商圈及廊道、協助輔導在地商圈,納入市府商圈資源及申請補助計劃,市場處將配合產發局整合分工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