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分會打造更生庇護所 美日專家盛讚:不只是戒癮,更是重生

▲士林分會推戒癮再造計劃,臺日美專家參訪臺版更生農場,肯定多元戒癮制度(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記者黃宥寧/臺北報導

美、日更生保護專家今(14)日參訪由更生保護會士林分會與向日之家合作設立的「向日農場」,實地觀察毒品更生人如何透過農耕、宗教與社工支持戒癮重生,對臺灣多元戒癮模式表達高度肯定。美國治療顧問Stephen C. Hanson、日本更保聯盟理事長今福章二與法務省課長箕浦聰皆表示:「這不只是戒毒場所,更是學會生活與希望的地方。」

向日農場由更生保護會士林分會與「向日之家」自2018年起攜手合作,在北市郊打造出這座宛如世外桃源的安置處所,專爲毒癮更生人提供重生機會。農場每期可安置8人,戒癮期間爲1年半,視個案狀況得延長半年。至今已成功輔導31名毒品更生人。更保會主委謝禎煥指出,分會同仁每月定期上山關懷陪伴,協助更生人重拾生活節奏與社會連結,「戒癮不是靠關,而是靠陪伴」。

農場環境遠離都市誘惑,清晨見更生人揮汗耕作、夜晚靜坐冥想,學習烘焙、種菜與面對內心。他們在宗教與勞動中,一步步戒除毒癮,建立紀律與價值。

▲士林地檢署張雲綺檢察長亦指派主任觀護人許瑜庭(左二)代表出席。(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阿俊(化名)就是其中一位獲救的生命。白淨斯文的他,從小聰明伶俐,卻在高中時期染上毒品,瞞着父母吸毒八年,最終精神崩潰。他曾陷入長期幻覺,覺得有人闖入房間嘲笑他,甚至爲了「蒐集指紋報警」,把家裡玻璃擦得一塵不染。毒品摧毀了他的腦,也讓他與現實斷裂。他苦笑說:「那時的我,根本沒有未來。」

來到向日之家後,他開始每天在農場耕作,夜晚靜心祈禱,逐漸學會情緒管理與建立生活規律。他感性地說:「這片土地讓我重新學會生活與愛。」

士林地檢署也高度重視這項公私協力機制,檢察長張雲綺特派主任觀護人許瑜庭代表出席,期勉向日之家持續結合社會資源,協助更生人培養一技之長,逐步與社會接軌、脫離毒害。

出席的還有更保會執行長柯嘉惠、士林分會主任黃於玲、士林榮譽觀護人協進會理事長洪良鑑、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士林分會主委林志銜等人,衆人齊聚向更生人致以關懷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