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賴清德:「3方向」助癌症死亡率降3分之1

世界癌症日!賴清德:「3方向」助癌症死亡率降3分之1(李念庭攝)

癌症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5萬多人因癌症離世。衛福部國健署與癌症希望基金會今日(4)舉辦世界癌症日記者會,期望提高民衆防癌意識,公私合力守護國人健康,總統賴清德也出席,承諾將持續朝「203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3分之1」目標邁進,擴大癌篩、強化治療端、推動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據國健署最新癌登報告,2022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爲13萬293人,5年存活率由95~99年的51.1%,提升到107~111年的62.9%。賴清德說,我國提出國家級癌症防治計劃已邁入第五年,他就任後也推動健康臺灣委員會,提出2030年癌症標準死亡率降低3分之1目標,並設立「國家健康憲章」,強調國家建設不能影響國人健康,建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賴清德強調,健康臺灣防癌有3支箭,包括擴大癌症篩檢、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以及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擴大篩檢部分,包括放寬適用對象年齡、增加篩檢項目,如年齡下降到30歲,增加胃癌篩檢等,希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今年行政院增加40億公務預算支持癌症篩檢,癌篩費用超過60億,不過賴清德說,立法院審查預算,將癌篩行政費用刪1成、凍3成,可能讓篩檢發生困難,癌症防治及國人健康不應分黨派,會持續與在野黨溝通。

治療層面,則聚焦基因檢測及精準治療,NGS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已納入健保給付,讓癌友獲得更精準、個人化的治療;賴清德說,很多癌症新藥費用昂貴又沒有健保給付,經濟好的家庭常說「花多少錢都沒關係,有用就好」,但並非每個家庭都能如此,癌症新藥基金規模100億,今年先編列50億,希望經由預防、篩檢、治療、後續復健,提供癌友更好的幫助。

每年2月4日爲世界癌症日,國際抗癌聯盟今年以「United by Unique無獨有偶,有你有我」爲主題,期望提升民衆對癌症的認知。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莊國偉表示,基金會長期致力癌症防治與教育,並攜手藝術家眼球先生首創「希望絲帶公仔」公共藝術,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行快閃展覽活動,象徵癌症雖翻轉癌友生命,仍可以活出精采人生。

莊國偉期盼,未來政府與民間持續攜手合作,推動癌症防治,爲癌友家庭帶來更多的支持與希望。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表示,衛福部正規劃並執行健康臺灣各項工作,未來將持續推動健保改革與加強健康投資,提供以人爲本、以家庭爲中心、以社區爲基礎的整合型照顧體系,並呼籲符合篩檢條件民衆踊躍參與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