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馬斯克:我每天能掙3億美元,但我覺得就像一個打工仔
馬斯克到底是“地球上最拼的打工皇帝”,還是“把所有人忽悠進資本遊戲裡的超級玩家”?一邊是他自稱每週工作 100 小時、睡工廠地板、不買豪宅,另一邊卻是 2024 年 10 月特斯拉股價暴漲 22%,讓他的身家在一天之內增加 335 億美元——很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零頭的財富,對他來說像遊戲裡的數值增長。
有人崇拜他,說他是改變人類未來的科技瘋子;也有人說他不過是個擅長炒作的資本高手,把員工逼到“007”工作模式(零點上班,零點下班,一週七天),一邊和大家“同甘共苦”,一邊獨吞鉅額財富。他的火星計劃、腦機接口、AI佈局,有人覺得是科幻小說,有人認爲是必然趨勢。但無論如何,馬斯克已經不只是個企業家,而是個全球現象級人物。
時間回到 2018 年,特斯拉當時陷入了“產能地獄”(Production Hell)。因爲 Model 3 需求暴漲,但產能不足,公司現金流吃緊,連員工都開始擔心是不是要破產了。馬斯克自己跑到加州弗裡蒙特的特斯拉工廠,在車間裡搭了個帳篷,把會議室的沙發當牀睡。他每天只睡 6 小時,渾身散發的不是老闆的貴氣,而是“血汗工廠”的味道。
這還不夠,他直接到生產線上幫忙解決問題,調整機器,重新優化流程。有時候,他拿起工具親自操作,一副不拼命就不罷休的樣子。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做不到讓別人拼命工作,而自己坐在象牙塔裡喝香檳。”
有人說他是“拼命三郎”,也有人質疑這是不是一場營銷秀,但最終特斯拉挺過了危機,Model 3 的產量終於上去了,公司也開始盈利。
馬斯克不滿足於電動車市場,他的目標始終都是——太空。
2015 年 12 月,SpaceX 成功回收了獵鷹 9 號的一級火箭,這是航天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時刻。在此之前,火箭就像一次性筷子——用完就扔,成本極高。而 SpaceX 的回收技術讓火箭變成了“可以重複使用的高端廚具”,極大降低了發射成本,讓太空探索變得經濟可行。
對馬斯克來說,地球只是人類的“出生地”,火星殖民纔是最終目標。他的願景是:“如果人類還侷限在地球,一顆隕石或者一場核戰爭就能讓文明終結。”這個理論聽起來很科幻,但他的行動卻說明他不是隨便嘴上說說。
NASA 已經將多項關鍵任務交給 SpaceX,而 2024 年的“星艦”項目也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問題來了,普通人真的願意移民火星嗎?畢竟,那裡連抖音、外賣、WiFi都沒有。
2022 年,馬斯克砸下 440 億美元 拿下 Twitter(現在叫 “X”),成了世界上最“不按套路出牌”的社交媒體老闆。收購後第一件事——大裁員,直接砍掉將近 50% 的員工。他認爲 Twitter 冗員太多,效率太低,必須“動刀子”。
接着,他推出 X Premium(原 Twitter Blue) 訂閱模式,開始收錢認證藍 V,改變了社交媒體的商業模式。他宣稱要通過這種方式讓社交平臺更加去中心化,讓每個人的聲音都被聽見。
但問題是,隨着審覈標準的鬆動,X 平臺的虛假信息和極端言論開始氾濫。有人歡呼“言論自由的大勝利”,有人批評他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在 X 上,讚美和罵聲一樣多,他本人也時不時親自下場“開懟”。
如果說 AI 讓人有點害怕,那馬斯克的 Neuralink 可能會讓人晚上睡不着覺。
2023 年,Neuralink 獲得 FDA 批准,正式開始人體腦機接口實驗。這意味着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在大腦裡裝個芯片,幫助癱瘓者恢復運動能力,甚至未來能用意念控制計算機、手機,甚至無人駕駛汽車。
馬斯克想讓人類和 AI 共同進化,“變成超人”。聽起來很酷,但也像恐怖片。腦機接口一旦遭遇黑客攻擊,會不會變成現實版“黑客帝國”?這個技術的倫理和安全隱患,可能比 AI 還要複雜。
時間回到 2010 年,特斯拉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爲全球第一家公開上市的電動車公司。那時候幾乎沒人看好電動車,連華爾街分析師都不相信這個玩意能成。但馬斯克靠着賣 PayPal 賺的錢死撐着公司,最後不僅讓特斯拉活下來了,還變成了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遠超豐田、大衆等傳統巨頭。
但 AI 時代的到來,也給馬斯克帶來新的焦慮。他開玩笑說自己可能是“第一個被 AI 取代的 CEO”。他的 OpenAI(ChatGPT 的幕後公司)雖然是他當初創立的,但現在已經轉向了微軟,而他自己又成立了 xAI,想要打造“最值得信賴的 AI”——他的這些對抗 AI 巨頭的動作,背後到底是科技理想,還是資本棋局?
一個有趣的事情是,馬斯克一直推崇 “全員股權激勵”,讓員工分享公司增長帶來的收益。他試圖打破傳統資本家和工人的界限,讓大家都有“主人翁意識”。聽起來很美好,但現實是,特斯拉的工作節奏是出了名的高壓,很多人爲了能拿股票拼到身心俱疲。
有員工說:“如果你願意 007 工作,特斯拉歡迎你。”這真的算是“打工人的勝利” ,還是變相的“血汗工廠”?恐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
火星移民、腦機接口、AI 公司、X 平臺……馬斯克正在推動那些未來可能改變人類的技術,但他的瘋狂、極端和資本運作,也讓人充滿爭議。這傢伙到底是在引領未來,還是在製造一場技術豪賭?這可能得等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纔有答案。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你愛他還是恨他,馬斯克的每一步,都會讓世界震動。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