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論壇談臺灣問題 崔天凱:中國要統一 沒什麼好商量
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北京日報資料照片)
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3日下午舉行第二場大會「泛安全化與全球安全困境」。據《中國青年報》報導,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昨天(3日)在發言時表示,「臺灣問題關乎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沒有談判和妥協的餘地,中國就是要統一,這沒有什麼好商量的。」
崔天凱是在談及臺灣問題和南海問題性質不同時作出上述表態的。和臺灣問題相比,崔天凱指出,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和部分鄰國確實存在領土爭議。中方有自己的主張,且認爲是完全合理的。中方也認識到,這是中國與一部分東盟國家之間的問題,而非中國與東盟整體的問題。這些爭議可以通過談判和協商來解決。
2002年,中國和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爲宣言》(DOC),目前雙方正在推進「南海行爲準則」(COC)磋商。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而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是雙方談判期間遵循的基本準則之一。崔天凱說:「在南海問題上,美國並非直接相關國家,那麼,美國爲何如此高強度地介入南海問題,爲何不斷增加軍事存在?我認爲這是美國的問題。」
「相互尊重一直是我們與美方打交道中堅持的原則。我們講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始終將相互尊重放在首位。沒有相互尊重,後續就無從談起。」崔天凱隨即自問自答道:「相互尊重什麼?尊重彼此的文化、歷史、發展階段,最重要的是尊重各自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崔天凱指出,中方一直強調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至今依然如此。如果美國能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問題很容易得到解決。
今年73歲的崔天凱曾於2013年4月至2021年6月擔任中國駐美大使,8年任期也使他成爲目前任期最長的中國駐美大使。履職期間,他曾與美國歐巴馬、川普和拜登3屆政府有所接觸。
在這位資深外交官看來,中美之間客觀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競爭,甚至不可避免,但中國從未將與美國競爭作爲發展目標。他指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纔是中國明確的發展目標。如果認爲中美競爭就是中國與美國在爭霸,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中國不想與任何人爭霸,也反對任何人稱霸。
正是基於此,談到美國總統川普本人因素對中國對外政策的影響時,崔天凱表示,中方希望與所有國家發展正常、合作、友好的關係,包括美國、歐洲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國。其他國家選出什麼樣的領導人,並不取決於中方,中方也不能將希望寄託於此。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果願意對話合作,我們的大門始終敞開;如果要搞遏制打壓,我們會堅決反制」,崔天凱說。
崔天凱承認,現在的世界並不太平。很多國家尤其發展中國家有越來越強烈的安全關切,覺得這個世界不安全、前景不確定,這是需要重視的問題。但崔天凱指出,泛安全化則是與合理的安全關切背道而馳,把安全挑戰的因果顛倒了,把安全概念的內涵扭曲了,把安全問題的外延無限擴大了。
對於當下將正常的經貿關係、正常的科技交流合作,甚至文化教育交流都當成安全問題,別的國家正常的發展也視爲「安全的威脅」,崔天凱認爲這是把「安全」無限擴大,實際上衝淡了國際社會真正應該關注的安全問題的重點,把發展中國家合理的安全關切邊緣化。
「這樣做的結果只能造成安全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得不到解決,整個世界更加不安全。」崔天凱說道。
他進一步指出,非常諷刺的是,正是現在在世界上推行泛安全化的國家多年來在世界上製造了很多不安全因素,「然而就是推行這些政策、奉行這樣理念的人現在他們感到不安全,他們成天在國際上製造一種輿論,好像別人給他們造成了不安全。」
崔天凱指出,正是他們這種心態、理念和政策讓他們自己陷入了安全困境,他們跳進了自己製造的困境。「如果他們還是堅持這種零和思維,堅持這種損害別人利益謀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損害別人安全謀求自己安全的心態和政策,他們在這個困境裡面會越陷越深,路會越走越窄……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再相信他們這一套,看清楚他們的真實意圖,而且現在敢於出來反對他們這一套。」
怎麼辦?崔天凱指出,大家需要循一個新的安全觀。他提到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在午餐演講中講到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也就是說國際社會要追求的是各國的共同安全、普遍安全,不排斥任何國家,也不針對任何國家。對於所謂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要綜合施策,要有協調統籌的考慮,各個國家要通過對話合作來應對共同的安全挑戰。」
崔天凱說,「如果大家都能本着這樣一種新的安全觀,困境是很容易擺脫的,我們就可以像世界和平論壇今年主題講的,享有一個共擔、共享、共贏安全的新天地。所以關鍵在於你遵循一個什麼樣的安全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