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高壩!陸雙江口水電站首次蓄水完成

陸世界第一高壩工程激發經濟新動能彰顯科技創新。(大陸央視)

陸世界第一高壩工程激發經濟新動能彰顯科技創新。(大陸央視)

陸世界第一高壩工程激發經濟新動能彰顯科技創新。(大陸央視)

陸世界第一高壩工程激發經濟新動能彰顯科技創新。(大陸央視)

陸世界第一高壩工程激發經濟新動能彰顯科技創新。(大陸央視)

陸世界第一高壩工程激發經濟新動能彰顯科技創新。(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1日報導,這個五一假期,世界第一高壩工程雙江口水電站庫區,完成首次蓄水。一如大陸各地工程建設現場,爭分奪秒留下潛心工作身影。爲大國工程、幸福生活見證綜合國力、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據報導,此時此刻,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瑪律康市和金川縣交界處大渡河上游的雙江口水電站,也是大陸「十四五」重點能源項目,電站裝機容量200萬瓩,多年平均發電量77億瓩時。這裡正在建設世界第一高壩,就是雙江口水電大壩。大壩設計壩高315米,總填築量超過4600萬方,大壩填築料壘成長寬高各一米土牆,連起來能繞地球赤道一圈,是妥妥的超級工程。

5月1日,雙江口水電站庫區完成首次蓄水,標誌着電站向投產邁出重要一步。

雙江口,顧名思義是有兩條支流匯合而成。往水電站上游也就是西邊來看:左邊叫綽斯甲河、右邊是腳木足河。這兩條河流水量充沛,匯合在一起後,爲雙江口水電站提供充沛水源,能夠源源不斷髮出清潔綠電。

庫區剛完成首次蓄水,水面碧波盪漾。這輪首次蓄水的深度超過90米,但按照規畫,到2027年達到正常蓄水位時,將比現在水位還要再擡升150多米。屆時,整個庫區水面會更加開闊。工作人員說,現在這裡蓄水量已達1.1億立方米,相當於近8個西湖水量。

首次完成蓄水對水電站來說意義重大,意味着很快就可以利用蓄集的水發電。在短短不到20天時間裡,水位就擡升80米,這對大壩品質和施工工藝是個巨大挑戰。

遠處工地是建設中的大壩,設計高度315米,是世界最高壩。現在已經建設到205米,未來還將在往上修築110米。這樣一個世界級大壩,填築土石方總量超過4600萬立方米,如果把這些土石砌成一米見方的牆,可繞地球赤道一圈。

壩面作業現場上百輛工程機械正在忙碌的穿梭作業。這個大壩如果從側剖面看,是個下大上小梯形,壩底厚度達到驚人的1400米。而修到頂部時,厚度只有16米。這樣構造可使壩體更堅固,有效分散上游來水巨大壓力。

如果大壩比作「夾心餅乾」,黃色泥土部分就是最中間一層,是大壩心牆,和大壩外層巨大石塊不同,這心牆是由黏土和礫石以一定比例摻合碾壓而成,是大壩防水防滲體系的「心臟」。如果說大壩外側的壩體功能主要是提供支撐,那心牆則是真正起到防水防滲作用。

再來看大壩下游,萬馬奔騰澎湃水流,很多人直觀把它和發電直接聯繫起來,但其實真正發電的水流是看不見,那部分水流是從地下發電機組廠房流過。這部分水流是上游多餘來水,主要是提供下游河流生態流量,不會斷流。特別在汛期,還能起到泄洪作用,確保大壩安全。

據瞭解,目前,雙江口樞紐工程大壩填築、廠房機組安裝正在朝向年內首臺機組投產發電目標衝刺,電站建成投產後,年發電量超70億度電。由於雙江口水電站是大渡河上游的一個控制性水庫工程,所以還能幫助下游多個梯級電站增發66億度電,可滿足326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工作人員指出,今年底,雙江口水電站就將實現首臺機組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