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 李廷棟:解碼地球的“地質詩人”
1957年夏,北京地質部的某間辦公室裡,27歲的李廷棟凝視着桌面上中國地圖東北角那片沒有等高線的“地質無人區”——蘇聯專家標註的“不可考察帶”。當《中蘇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啓動時,他揮筆寫下:“我志願填補這片空白”。帶着地質錘、羅盤和20公斤標本袋,這個北京地質學院首屆畢業生闖進了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
如今,現已95歲高齡的李廷棟已經深耕地質科研七十餘載,累計行程約250萬千米,繞地球赤道約60圈。他主持編制的中國首套全要素地質圖及1:500萬亞洲地質圖集爲全球地質編圖確立了東方座標。
由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推出的系列短視頻《科學家相冊》,旨在通過講述者敘述、情景還原、歷史資料相結合的表現手法,生動呈現中國科學家的感人故事。2025年世界地球日,讓我們跟隨李廷棟院士的足跡,見證他用地質錘叩問大地億萬年的記憶。這位大地解碼者用七十多年地質調查研究實踐證明:只有讀懂地質,纔是對地球最深的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