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倒退最快的國家:從全球第6到一貧如洗,只用了短短5年!

引言

你們見過一個國家像跳樓機一樣,從世界經濟的頂峰摔到谷底嗎?這個國家說的就是南非。

這個曾經富得流油、礦產資源多到閃瞎眼的“彩虹之國”,居然在短短五年內,完成了其他國家幾百年才能走完的“返貧”之路。

往昔全球經濟位列第六,當下卻貧困至極,竟至連溫飽都難以維繫。

想往昔,南非乃非洲之翹楚。黃金、鑽石、鉑金,無所不有,堪稱十足的“鑽石王老五”,實乃令人稱羨。

結果現在呢,白人卷錢跑了,黑人好吃懶做,工廠倒閉,土地荒蕪,整個國家一地雞毛。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好好的一個準發達國家,怎麼就突然變成了一貧如洗的“失落大陸”?

失落的彩虹之國

南非“彩虹之國”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各種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黃金、鑽石遍地都是,簡直就是個行走的聚寶盆。

1980年人均GDP就達到了3000多美元,放在當時,就相當於咱們中國人均能賺兩萬塊。

南非當年在全球經濟排行榜上一度衝到了第六位,風光無限,可如今這南非的經濟數據卻是慘不忍睹。

人均GDP斷崖式下跌,到2023年才6000多美元,看着是翻倍了,但美元貶值,購買力跟以前比差遠了。

中國這幾年發展迅猛,2023年人均GDP1.25萬美元,妥妥地把南非甩在了後面,這差距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更扎心的是失業率,好多南非年輕人,大學畢業就等於失業,到哪裡都找不到工作,這些崗位不足的年輕人最後只能在家啃老。

再比如說這工業部門,輕重工業曾經可是南非的驕傲,現在大量工廠大門緊閉,機器鏽跡斑斑,工人只能另謀出路。

想想當年,南非的製造業那也是相當發達的,現在基本全廢了。

這經濟一不行,社會治安也就跟着亂套了,大街上,小偷、強盜橫行霸道,老百姓出門都得提心吊膽,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受害者,誰還敢來這投資?

以前那些外國的合作伙伴,現在生怕被南非的經濟黑洞給吸進去。

南非本來地理位置就不錯,好望角航線必經之地,136個港口,妥妥的貿易樞紐,再加上曾經英國殖民時期打下的工業基礎,各種重工業都不缺。

就算到了現在,礦石資源出口也佔了大頭,好好一個國家爲什麼變成這樣了?歸根結底,還是內部出了問題。

繁榮背後的隱憂

要理解南非如今的落魄樣兒,咱們得翻翻老皇曆,看看它曾經的輝煌,也就明白了這盛極而衰的道理。

20世紀中後期,南非那真是要多風光有多風光,光是靠着當地極爲豐富的礦產資源,經濟就噌噌地往上躥。

金礦、鑽石礦產量世界領先,賺得盆滿鉢滿。那會兒南非在非洲大陸,是響噹噹的“大哥大”,其他國家都得仰望它。

然而,此般繁榮背後竟潛藏着重大危機。種族隔離制度,猶如毒瘤,深深嵌入南非社會的肌理之中。

白人少數族裔掌控着多數的財富與資源,終日花天酒地。與之相反,黑人遭邊緣化,備受壓迫,甚至溫飽都難以保障。

南非的經濟結構,那也是一個單一,就像一座獨木橋,看着挺穩當,其實風險巨大。

過度依賴礦業出口,猶如將所有雞蛋置於同一籃中。倘若此籃墜落,結局必然是滿盤皆輸,一無所獲。

國際市場價格一波動,南非的經濟忽上忽下,一點兒安全感都沒有。

更要命的是,政府腐敗,貪污成風,老百姓的血汗錢,都進了官員的腰包。

基礎設施建設,那更是滯後得不像話,路不好走,電不夠用,這經濟發展能快得了嗎?

所以說南非的繁榮,就像空中樓閣,看着挺漂亮,其實根基不穩。

這些隱患就像埋在地下的雷,遲早要炸,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而這一切,都在1994年之後,徹底爆發了。

曼德拉時代的陣痛

1994年對於南非來說絕對是劃時代的一年,經過幾十年的抗爭,曼德拉終於當選南非首任黑人總統,種族隔離制度終於被解決,當時全世界都歡欣鼓舞,覺得南非要迎來新的春天了。

曼德拉政府也雄心勃勃,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圖消除種族歧視,實現社會公平。

這初衷絕對是好的,誰不想過上好日子,但是由於缺乏經驗,一些改革措施操之過急,反而加劇了社會矛盾和經濟困境,好心辦了壞事。

比如說爲了給黑人創造就業機會,政府強制企業必須僱傭一定比例的黑人員工,這政策出發點是好的。

但很多黑人缺乏相應的工作技能和經驗,導致企業效率下降,成本上升。

一些白人技術人才一看這情況,覺得沒奔頭了,乾脆捲鋪蓋走人,移民到其他國家去了。

人才流失,對南非經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再比如土地再分配政策,這本來是爲了解決黑人土地被剝奪的問題,把土地重新分配給黑人耕種。

但由於缺乏配套的農業技術支持和資金扶持,很多黑人拿到土地後,卻不知道怎麼科學耕種,導致農業生產效率反而下降了,糧食產量也減少了。

還有更讓人意想不到的,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下,南非居然把自己的核武器給銷燬了。

這可是國家安全的最後底牌,國防實力被削弱,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也跟着下降了。

南非的未來之路

雖然現在南非的經濟狀況是一言難盡,但也不能太悲觀,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南非還是有它的底子的,豐富的自然資源那是老天爺賞飯吃,黃金、鑽石,挖出來就能換錢。

工業基礎也比其他非洲國家強不少,好歹曾經輝煌過,技術和設備還是有一些的。

地理位置更不用說,好望角航線那是全球貿易的咽喉要道,多少國家羨慕都羨慕不來。

這些都是南非經濟復甦的寶貴資產,只要用好了,翻身也不是不可能。

但要實現經濟復甦,南非得先正視自身的問題,不能諱疾忌醫。教育投入得加大,培養技術人才纔是長久之計。

以前白人技術人才跑了,現在得自己培養,不然光有資源,沒人會用,那也白搭。

基礎設施得改善,現在這破路爛橋的,誰敢來投資,吸引外資,改善投資環境,這是重中之重。

還有就是打擊腐敗,提高政府效率,別讓老百姓的血汗錢都進了貪官的口袋。

還有就是要促進社會和解,維護社會穩定,別整天打打殺殺的,誰還敢來做生意?

南非的經驗教訓具有借鑑意義。

於他國而言,發展經濟不應僅求速度,公平及可持續性亦至關重要,這些因素須同等重視。

光有錢了,但貧富差距太大,社會矛盾尖銳,那遲早得出事。只有解決好社會問題,才能爲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南非的未來,挑戰肯定不少,但希望也不是沒有,相信只要南非人民團結一心,努力奮鬥,“彩虹之國”終會重現輝煌。

結語

從曾經的“非洲明珠”到如今的“失落大陸”,其中的起伏,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不過咱也別光顧着感嘆,南非的經驗教訓,對咱們來說,也是有不少啓示的。

所以咱們與其唱衰南非,不如給它點時間,給它點鼓勵世界瞬息萬變,唯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