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金錢」他50歲退休才後悔:20歲開始學理財,現在我已是高手
圖/pixabay
作者:阿婆姐姐
50歲的人最後悔的一件事
一踏入社會,就應該先規劃好個人財務計劃,資產才能穩定增值。要是剛開始沒規劃好,以後只會後悔莫及。你知道50歲退休族最後悔的一件事是什麼嗎?就是「年輕時沒有好好學習理財」。
未來資產(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未來資產是韓國資產管理業的龍頭,屬於國際多元化投資平臺)設立的投資與年金研究中心(Investment and Pension Center),針對400位50歲以上的退休人士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一題是「退休前沒有做好準備的事項中,讓你感到最後悔的事情?」有37.5%的人回答「沒有提前做好財務規劃」,尤其是沒有提前累積足夠的股票或基金投資經驗,最令他們感到後悔。
退休族裡,幾乎沒有人後悔「年輕時沒有多花點錢」,反而多半在感嘆自己錯失良機,沒有儘早透過積極投資,長期累積資產。現在這個時代,如果想讓資產增值,投資不可或缺。如果不想等到以後才抱怨「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就別再拖延了,立刻開始理財吧!從20歲開始練功,到30、40歲的時候才能成爲高手。
與其等到將來才爲了省錢吃盡苦頭(到時候你要多付出兩、三倍的努力),不如趁早開始。從年輕開始理財,可以在相同的存錢時間裡,累積更多資產。假設大家普遍都在30歲結婚,那麼事實上,20幾歲就是存錢黃金時期。結婚後,家庭成員數增加,支出會比單身時高出許多,存錢就變得更難了。所以從剛踏入社會到結婚生子之前(通常短則5年,長則10年),要儘可能把握儲蓄的好時機。不管薪水有多少,就算再少也要儘量省吃儉用,認真存錢。即便日子再苦,只有在這個時期存到種子基金,而且有在好好投資的人,40歲以後才能享受經濟穩定的生活。
使用複利的魔法,讓時間爲你賺錢
我們之所以要從年輕開始投資,有個重要的原因是「複利的魔法」。在談到複利時,常有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意思不是時間很珍貴,而是時間會幫你賺錢。時間會在我們不費吹灰之力的情況下不斷前進,時間愈久,錢就愈多。
複利是一種「連本帶利」的計算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重複的「復」加上利息的「利」,除了本金以外,本金所產生的利息,也跟本金一樣能繼續生出利息。也就是說,第一期所產生的利息會加在本金裡面,成爲下一期的本金,所以這份利息是用跟本金一樣的利率,繼續生利息。
因此就算利率不變,期滿之後,本金跟利息也會隨着每一期利息的加成,愈來愈多。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說:「複利是第八大世界奇蹟。懂的人,可因此獲利;不懂的人,將爲此付出代價。」
時間,就是最強的理財武器
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可以計算出複利的利率,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讓本金翻倍,這個公式就是「72法則」。假設每年以5%的年利率持續儲蓄,500萬要多久纔會翻倍?
應該很多人,簡略計算後會回答20年吧?不過正確答案是14.4年。本金加上5%的利息;利息加成過後的本金,又再加上5%的利息,可以縮短本金翻倍的時間。寫成公式是:「72÷年利率=翻倍所需的時間」。
舉例來說,100萬的儲蓄,在5%年利率之下要翻倍,所花費的時間是72÷5=14.4年。假設報酬率是10%,翻倍的時間會變成72÷10=7.2年,時間就更短了。複利的魔法,讓金錢增值的速度變得更快,讓我們可以比想像中更快累積一大筆資產。
剛開始理財的年輕人,很難馬上就拿到高報酬率。但是,年輕人擁有「時間」這項武器,有特權能夠施展複利的魔法。
年輕人的未來比過去更長,以後還有很多時間,只要下定決心利用時間優勢,就能讓資產增值。但如果你選擇放棄這項特權,對其置之不理還浪費掉的話,還不如把這份青春送給需要時間的老人家吧!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出版的《不怕老後沒錢花》
作者:阿婆姐姐
在外商奮鬥了10年的上班族,也是一位理財YouTuber。秉持着「幸福的退休生活由我自己打拼!」的信念,從20幾歲就開始爲退休做準備,也早早就領悟到了,自己的靠山要自己打造所帶來的幸福感。
阿婆姐姐以碎碎唸的方式,一方面勸告那些還在拖延不理財的人:「趁我還願意好聲好氣的時候,給我開始理財!」一方面用理財小白也能一看就懂的簡單方式,提出如何理財的具體執行方法,在韓國年輕人中大受歡迎。
她認爲理財就是一種對待人生的態度,以明快、健康且積極的價值觀,比起眼花撩亂的投資技巧和法門,更希望分享豐富人生內涵的心態面。希望自己的第一本書,不只能讓更多人正視理財的重要性,也能得到改變自己人生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