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鄭瑞堅《金門兵事史話》 還原大小嶝戰役史實(範佐雙)

金門大、小嶝戰役有功官兵英烈入祀太武山忠烈祠。(圖/作者範佐雙提供)

鄭瑞堅將軍大作《金門兵事史話:中華民國38至43年》,範疇自1949年至1954年,全書約36萬字。戰史專家李福井先生形容鄭將軍專書「開金門戰史系統性、全面性與完整性的研究先河」;該書共18章,瑞堅兄盡心費時寫了1741個註釋,以還原真相。

瑞堅兄於1954年出生在金門縣金沙鎮,1972年省立金門高中畢業時並考取政戰學校第22期,1976年畢業後,成爲中尉政戰軍官。被推薦進入高階專業單位深造,例如陸軍學院、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

《金門兵事史話》作者鄭瑞堅將軍。(作者範佐雙提供)

曾任六軍團政戰主任、聯勤補給署主任、政戰學校總教官、航特部少將主任。2005年調金防部政戰主任、2008年總政戰局副局長、2009年晉升中將執行官。2012年元月1日解甲歸田,結束40年軍旅生涯。

瑞堅兄大作第10章第6節描寫感動不少讀者同情共感,「爲了悼念爲國捐軀40、45師官兵,建請有關單位能夠一視同仁,比照第11師31團陣亡將士的方式入祀太武山公墓忠烈祠,以慰成仁取義的英魂,並供後人及其家屬緬懷追思。」

沒有大、小嶝戰役就沒有日後驚人戰果的古寧頭大捷,雖然大、小嶝戰役蒙受重大犧牲,但卻使共軍欲圖同時進犯廈門、金門的妄想,爲之破滅。當時卻傳說40及45兩師未參戰;陣亡將士,將近74年無人祭拜過。

爲此,施志勝、曾德堂與筆者3人協力於2024年春,分別向國防部、內政部及退輔會首長投書建議比照11師31團犧牲將士的方式,入祀金門太武山忠烈祠。2024年3月蒙邱國正部長覈准:金門李指揮官擔任主祭官,向大、小嶝島陣亡將士獻上崇高敬意。其中千頭萬緒,經瑞堅兄撰書、剖析,日月奔走,才讓忠烈英魂睽違逾73年,終能永享崇祀,爲後世追念。

瑞堅兄發現古寧頭戰役犧牲的戰士已入祀太武山忠烈祠,唯獨漏大、小嶝島陣亡將士,他就「窮追猛打」發輝辨識、查詢功夫,最後抽絲剝繭才圓滿解決。對文獻存疑,必到國家圖書館及中研院查覈,瑞堅兄不畏艱難,逐一加註,他力求周延的精神,令人歎服。

(作者爲桃園旅北同鄉會榮譽理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