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中央一號文件,國新辦最新發聲!

2月24日下午3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文秀,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祝衛東介紹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發佈會要點如下:

“三農”工作成績單:去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119元

過去一年,“三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一是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增產。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歷史性突破1.4萬億斤。大豆產量保持在2000萬噸以上,“米袋子”更滿,“菜籃子”更豐富,各類農產品供給充裕。

二是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脫貧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保持穩中有增,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

三是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202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119元,同比實際增長6.3%,城鄉居民收入比繼續縮小到2.34∶1。

四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紮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加快補上,新建和改建農村公路13萬公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4%,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超過95%,農村民生事業取得新進步。

五是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逐步健全,農村羣衆性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移風易俗深入開展,平安鄉村建設紮實推進。農業農村穩定發展,爲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增強了底氣,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總體框架可概括爲“兩持續、四着力”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一號文件在穩定“三農”工作部署總體格局基礎上,將深化改革貫穿全篇,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爲“兩持續、四着力”。

“兩持續”,就是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這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任務,必須始終守住守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

“四着力”,就是着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着力推進鄉村建設、着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這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任務,必須結合實際細化實化,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堅持久久爲功,進一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激發鄉村振興動力活力。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 過渡期之後也必須長久、永久地守住守牢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要研究制定過渡期後幫扶政策體系。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絕不僅僅是今年的年度性任務,過渡期之後也必須長久、永久地守住守牢。這裡可以明確告訴大家,過渡期結束之後,幫扶政策不會“急剎車”,而是要分類加以完善,建立健全常態化幫扶的制度機制。黨中央對接續幫扶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的總要求、大方向是明確的。

韓文秀指出,這次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統籌建立農村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和低收入人口、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當前正在組織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進行總體評估,在評估的基礎之上,對各項幫扶政策分類優化完善。對於農村低收入人口,重點是統籌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貧致貧對象的識別監測,強化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收入人口的開發式幫扶,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增強“造血”功能。對於欠發達地區,重點是促進這些地區振興發展,有針對性地加大政策傾斜的力度,通過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等機制給予差異化支持,讓欠發達地區在現代化進程中逐步趕上來。

一號文件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 促進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企穩回升

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表示,去年以來,部分農產品價格低迷,有些品種價格跌幅較大,影響農業生產經營效益。各地和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產業紓困政策,幫助農民和經營主體渡難關。從近期市場走勢看,主要農產品價格趨穩,市場預期有所好轉。一號文件從生產、消費、貿易等方面,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促進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企穩回升,保護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

需要把握好農產品進口節奏和力度避免衝擊國內產業健康發展

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表示,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農產品進口國,農產品進口是減輕資源環境壓力、彌補供需缺口、平衡貿易關係的重要途徑。但需要把握好進口的節奏和力度,避免衝擊國內產業發展。一號文件強調,要完善農產品貿易與生產協調機制,綜合施策推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穩定市場供需,防止穀賤傷農、肉賤傷農,維護好農民利益。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採取一攬子措施促進肉牛、奶牛等行業紓困,下一步隨着政策持續發力,生產經營狀況會有望好轉。

針對高額彩禮問題要結合實際拿出約束性規範和倡導性標準

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表示,抓陳規陋習整治,推進農村移風易俗。中央一號文件對持續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辦、厚葬薄養、散埋亂葬等突出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關鍵是把羣衆工作做實做到位,把道理講清楚,既要堅決對不良風氣說不,又要幫着農民想出路、找辦法。

祝衛東指出,比如,針對高額彩禮問題,要結合實際拿出約束性規範和倡導性標準,也要加強對農村適婚羣體的公益性婚戀服務和關心關愛。需要強調的是,羣衆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轉變需要有個過程,農村移風易俗要避免用急風驟雨、“一刀切”的辦法硬幹蠻幹,而是要常抓不懈、綿綿用力,德潤人心、化風成俗。

(持續更新中……)

本文綜合自中國網、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