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投入使用滿15年的老舊住宅電梯,上海發文加強既有住宅電梯安全管理
近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既有住宅電梯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從健全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制度、強化業主主體責任落實、推動隱患電梯修理改造更新、提升電梯維護保養水平、着力推進安全智慧賦能、加強隱患治理經費支撐等6個方面提出17項任務,旨在進一步強化住宅電梯運行安全管理,消除老舊電梯安全使用隱患,保障“垂直交通生命線”安全。
其中,在健全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制度方面,將老舊住宅電梯安全評估納入城市體檢的指標體系,通過列入區政府重點工作等機制,對投入使用滿15年的老舊住宅電梯,滾動實施全覆蓋安全評估,爲老舊住宅電梯隱患治理做好技術支撐。加強部門聯動,按季度梳理12345、962121熱線市民反映故障較爲集中的電梯,優先安排安全評估。
其中,在推動隱患電梯修理改造更新方面,《實施方案》提到,市市場監管部門要根據安全評估結論和監管實際,分區建立屬地“問題電梯”臺賬清單,督促各區組織推進落實隱患整改,並重點跟蹤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後續整改情況。各區要根據“問題電梯”臺賬清單,建立銷項管理工作機制,依法指導督促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依法落實業主主體責任,動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實施修理改造更新,排除電梯使用安全隱患。
與此同時,對接安全評估結論,分類實施隱患治理。對安全評估意見中存在Ⅰ類風險需立即整改的電梯,要堅決依法責令停止使用,督促業主落實電梯使用安全主體責任,依法動用維修資金實施修理改造更新;對安全評估意見中存在Ⅱ類風險的電梯,要綜合研判提出解決方案和風險防控措施,降低風險、排除隱患。
電梯更新改造專業性強、涉及主體多,《實施方案》提出,健全安全評估、結論解讀、方案制定、價格諮詢、更新(改造)申請、工程實施、監督檢驗、投入使用等工作機制;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對於既有住宅更新電梯將監督檢驗週期從15個自然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