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 金融監管總局發佈→
金融監管總局近日發佈《關於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 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以推動商業銀行加強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規範業務經營行爲。相關規定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通知明確,互聯網助貸屬於互聯網貸款,應當嚴格遵守《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等監管規章制度。商業銀行開展互聯網助貸業務,應當堅持總行集中管理、風險定價合理、業務規模適度的原則。商業銀行總行應當明確互聯網助貸業務主責部門,並針對不同平臺、不同產品的規模、增速、集中度、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形成率、代償賠付率等指標實施嚴格管理。
通知還要求,商業銀行審慎制定合作機構准入標準,有效實施盡職調查,從嚴審批。要求商業銀行加強成本費用和經營效益管理,全面考慮資金成本、風險成本、管理成本、合理收益等因素,審慎覈定合作費用上限並嚴格執行,不得爲追求業務規模而放鬆管理要求。商業銀行總行應當對平臺運營機構、增信服務機構實行名單制管理,通過官方網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單,及時對名單進行更新調整。商業銀行不得與名單外的機構開展互聯網助貸業務合作。
部分增信服務機構在爲互聯網助貸業務提供增信服務時,存在增信服務費收取不規範問題,造成部分業務綜合融資成本較高。針對這一問題,通知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將增信服務機構向借款人收取的增信服務費計入綜合融資成本,明確綜合融資成本區間,明確增信服務機構不得以諮詢費、顧問費等形式變相提高增信服務費率。要求商業銀行開展差異化的風險定價,推動貸款利率、增信服務費率與業務風險情況相匹配。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部分商業銀行藉助外部互聯網平臺發放貸款的互聯網助貸業務快速發展,主要服務於個人消費和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相關互聯網平臺運營機構在協助商業銀行爲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貸款服務、提升貸款服務效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暴露出互聯網助貸業務存在權責收益不匹配、定價機制不合理、業務發展不審慎、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完善等問題。爲此,金融監管總局制定通知,旨在推動商業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規範有序發展。
(總檯央視記者 王雷)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