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狼人,一學生從哈工大退學復讀,2024高考684,圓夢心儀專業

高考後復讀需要勇氣,而上大學後退學復讀更需要勇氣,學生面對的壓力也可想而知,但他們在復讀的過程中收穫可能也是很大的。

一個河南學生從哈工大退學後復讀,參加了2024年的高考,今年考了684分。對他來說,他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個高分。

2021年他第一次參加高考,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哈工大(威海)。

2021年,哈工大(威海)在河南的最低投檔分是641分,省內位次是6621位,這個成績無論在哪個省都是很優秀的,更別說在河南了。

他對大學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可是最初的幾次考試都不太順利,他突然弄不清楚自己爲什麼非要上大學了。

這期間他應該思考了很多東西,迷茫過也糾結過,也經歷了艱苦的思想鬥爭,但最終他決定退學復讀,並終於退學成功。

那時他說,“希望自己明年能去自己更喜歡的地方”,他用了兩個“自己”,後一個“自己”似乎含有潛臺詞。

有人問他“明年要考清北嗎”,他說“把清北當成了目標,希望能衝上”。

復讀了一段時間後,他還是有點迷茫,不知道讀大學對他未來的工作有何直接的幫助,於是他又離開了復讀的學校,想直接學習技術找工作。

每一個決定都關於未來的方向,每一次改變都是不容易的,但好在他的家人並沒有阻攔他。

從復讀學校離開後,他去汽修廠學了汽修,並在那兒呆了一段時間。

剛開始他覺得還不錯,但漸漸地他發現自己不適合做這行,認爲自己還是適合做學術。

然後,他在家人的幫助下跟了一個項目組,並跑到其他很多省份做調研,他覺得很有意思,開始傾向於讀人文社科方面的專業,他覺得學人文社科可以真正地深入了農業農村,能真正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於是,他又踏進了復讀學校,打算參加2024年高考,並在2024年高考中一舉拿下684分的好成績。有人說他很厲害,是個“狼人”。

他想通過強基計劃進入北京大學,但分數還是差了一些,他沒能進入他的夢校之一北大。

強基計劃未果,他在普通批次的一志願報考了華五,並選擇了人文社科專業,但他並沒有說具體是哪所學校哪個專業。

“華五”指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通過最低投檔分來看,他可能被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科大之一錄取了。

有人說哈工威本來就是很好的學校,不喜歡專業可以轉專業,退學復讀浪費兩年光陰真的不值得。

但也有人認爲,人這一輩子幾十年,三四年不算久,而且這是一段很難忘的經歷,能找到自己想做什麼很重要,一點也不浪費。

對這位河南學生來說,他這幾年還真不算浪費。他說自己兩年的試錯經歷其實就是在找尋自己,而自己也終於明白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

“不管什麼事,決定了,就立刻去做,這本身就能使人生氣勃勃, 保特一種主動和快樂的心情。” 作家史鐵生的這句話,可能就比較適用於像他這樣身處矛盾進退兩難中的人。

不過,退學復讀不光需要勇氣和決心,可能還需要家裡人幫助託底,需要自己和家人都有極大的抗壓能力,所以要謹慎。

大家覺得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