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年,寶馬重啓增程計劃,將首搭全新X5
被視爲“落後”的增程技術,不僅在自主品牌中快速鋪開,還被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廠接納。近日,據外媒報道,寶馬正計劃重啓增程動力系統。首款搭載該增程系統的車型是即將發佈的第六代X5,目前董事會已進入量產前的最終規格審覈階段。除寶馬X5(參數丨圖片)外,第六代X3和第二代X7也在評估增程動力配置的可行性。
報道中稱,此次寶馬將採用採埃孚最新開發的eRE和eRE+增程架構。其中,eRE整合電機、行星齒輪組和逆變器;eRE +則在此基礎上增加離合器和差速器,兼具發電和驅動功能,燃油發動機的功率範圍爲109-150kW。
該增程系統所採用NMC電池,是寶馬與寧德時代合作開發,預計在CLTC工況下綜合續航超1000km。此外,寶馬還爲該增程方案重新設計了系統能量管理策略,以更適應增程模式下發動機持續發電的運行特性。
實際上,這不是寶馬第一次採用增程方案。在2011年,寶馬曾推出的新能源小車i3,這款車型提供純電版和增程式混動版車型。其中,純電動版車型搭載一臺最大功率170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的電動機,採用22千瓦的鋰離子電池。在純電版車型的基礎上,增程版車型搭載一臺650cc的雙缸汽油發動機作爲增程器,最大綜合續航里程爲300km。
如果要說保時捷是增程的“鼻祖”,那麼寶馬就是增程落地“先行者”。在2014年,寶馬i3 REx以進口的形式引入中國市場,售價爲52.0萬元,比理想ONE落地還要早4年時間。
不過,作爲寶馬早期電動化的試水之作,i3 REx曾因在高速公路、陡坡等高負載場景中,車輛在電池電量耗盡後啓動增程器時,動力不足和存在失速風險,而遭到美國用戶起訴。由於市場表現不佳,i3 REx在2018年停產,此後寶馬再沒有推出過增程車型。
至於寶馬爲什麼重啓增程,上述報道中指出,主要目的是應對全球部分市場在充電基礎設施方面的不足,以及消費者對純電動車型續航的顧慮。另外,近兩年電池成本下降,可能也與寶馬重拾增程有關係。上述外媒報道指出,寶馬CEO齊普策認爲,過去之所以擱置增程系統,是因爲電動車裡同時裝一塊大電池和一臺內燃機,成本太高。
中國市場是寶馬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寶馬的這一選擇,與中國市場增程車型的火熱也有關係。外媒在報道中援引寶馬高層消息稱,重啓增程技術的決定,是因爲這類車型在全球市場熱度迅速上升,尤其是作爲最大市場的中國。
自從理想汽車靠着“增程”動力銷量迅速走俏後,問界、深藍、零跑、嵐圖等多個自主品牌迅速跟進,基本都上吃到了增程動力帶來的紅利,賣得都還不錯。而除了已經有增程車型落地的品牌外,智己、小鵬、小米、埃安、極氪等自主品牌也都有增程產品的計劃。
更爲重要的,理想和問界兩個品牌定位爲高端新能源品牌,理想旗下的L6/L7/L8/L9,以及問界旗下M5/M8/M9這幾款車型,直接衝擊寶馬X3/X5所在的市場。比如:2024年寶馬X5和X3銷量分別爲87403輛、110511輛,分別較2023年下滑了6.88%和5.52%;今年1-4月,寶馬X5銷量爲22879輛,同比下滑26.13%;X3銷量爲20054輛,同比下滑47.79%。
與此同時,寶馬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也非常艱難。寶馬在中國市場已經相繼推出了i3、i5、iX3、iX1等車型。其中,iX3在終端“打骨折”的情況下,單月銷量最高曾達到過4200輛,今年以來iX3單月銷量在1500輛上下徘徊;其餘電車銷量情況也都不樂觀。主力燃油車受到衝擊、新能源車型的競爭力又不足,這使得寶馬在中國市場銷量出現大幅下滑。今年1-4月,華晨寶馬銷量爲158,908輛,同比下滑21.33%。
在理想、問界等品牌在30-50萬價位段憑藉增程技術搶佔市場的情況下,寶馬選擇通過同類技術守衛豪華SUV份額也能夠理解。儘管銷量受到衝擊,但寶馬X5依然是國內市場銷量最高的合資中大型SUV,提供增程動力後能爲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或許能夠進一步促進銷量增長。
至於增程版的X5,能夠帶來多大增量,這還要打一個問號。與問界M9、理想L9相比,寶馬X5最大的短板,還是在智能座艙和智能輔助駕駛方面。而其老對手奧迪,從2019年就開始與華爲牽手,聯合開發適用於奧迪產品的智能輔助駕駛方案,全新車型Q6L e-tron就搭載深度定製的華爲乾崑智駕®技術。這一點,也是寶馬需要快速追趕的。
除了寶馬重啓增程外,曾經吐槽增程是“落後技術”大衆,也將計劃明年在中國推出多款增程車型;現代和福特都宣佈要推出增程車型。不過,增程也僅僅是提供給了消費者一個更多樣化的動力選擇,並不是成功的絕對。比如,馬自達在中國市場推出的EZ-6,提供純電和增程雙動力,對馬自達銷量起到一定提振效果,但這款車型在同級別車型表現中並不算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