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年 綠鬣蜥再現蹤綠島

外來種綠鬣蜥時隔3年再度現蹤綠島,生態專家研判遭人棄養或遊客誤放。圖爲綠鬣蜥示意圖。(臺東縣政府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臺東綠島再現外來種!農作物殺手「綠鬣蜥」繼3年前首度現蹤後,近日又被民衆在島上目擊。生態專家呂縉宇指出,目前無法確認是否爲同一只綠鬣蜥,初步研判可能是遭人棄養或遊客攜入,暫未發現族羣跡象,持續監測中;另已長期入侵綠島的多線真棱蜥已經確認存在穩定族羣。

近日民衆在綠島拍下綠鬣蜥出沒的影片,畫面中牠的體長超過成人手臂,迅速沿矮牆竄入草叢、瞬間消失。消息一出引發熱議,大家憂心「連綠島都淪陷了嗎?」對此,縣議員王姷力證實「是真的有綠鬣蜥現蹤」,她表示,如果只有1只還好,但若發現多隻,就令人擔心。

長期投入綠島生態調查的呂縉宇指出,3年前他在綠島過山古道首次發現綠鬣蜥,當時牠迅速竄入草叢,而這次通報的地點與3年前相近,但相隔多年,難以判定是否爲同一只。

對於綠鬣蜥登島途徑,專家與地方看法一致,均指向人爲因素。王姷力直言「牠總不可能自己坐船過來吧!」;呂縉宇則表示,雖然綠鬣蜥潛水與游泳能力強,但黑潮海流洶涌,可排除自然泳渡的可能,推測是飼主棄養或遊客誤放。

呂縉宇進一步分析,綠鬣蜥爲草食性動物,主要啃食植被,若在農業地區大量繁殖將造成農損,目前綠島農作僅少量花生、地瓜及自用蔬菜,潛在損害有限。他強調,島上僅見單隻綠鬣蜥,尚未發現族羣,林業保育署及臺東縣府已密切關注,後續將持續監測。

另針對已長期氾濫的外來種多線真棱蜥,呂縉宇表示,綠島與蘭嶼皆已確認存在穩定族羣,除非投入龐大人力與資源,否則難以全面移除,只能維持在低密度監控,目前先以生態監測及評估其與原生物種的競爭關係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