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年再訪北京 高孔廉:可以「一個中國各說各話」
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16日上午,在北京出席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開幕式。記者陳政錄/攝影
北京近日舉辦多場涉臺交流活動,邀請數百名臺灣人赴陸,其中,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時隔2年再訪北京。他表示,現在兩岸關係緊張,是因爲民進黨的意識形態,因此兩岸民間交流還是要持續,來化解歧見。至於國民黨主席改選,候選人陸續提出兩岸政策,高孔廉受訪稱,他對未來「新主席」的想法沒有意見,認爲兩岸可暫時擱置政治爭議,推動務實交流,甚至回到「九二共識」出現前的「一箇中國各說各話」內涵,讓雙方都各有臺階可以下。
高孔廉16日上午,在北京朝陽望京小街出席「2025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並致詞。他坦言,繼上一次來(北京)已時隔2年,也是首次參加北京的兩岸社團交流節,對兩岸交流而言,除了高層、產業界的往來,基層交流也非常重要,希望藉此建立長期制度性的往來。
高孔廉接着分享,自己參與兩岸交流工作37年,期間兩岸關係有2個高潮,一是1992年到1995年,海基會、海協會有辜汪會談,二是2008年到2016年的馬英九執政時期,反之,兩岸關係緊張都是因爲另一個黨(民進黨)的意識形態阻止兩岸交流,甚至有所謂17條造成寒蟬效應。
另就近期國民黨主席改選,高孔廉會後受訪時表示,未來的「新主席」有他的想法,「我沒有意見」。但就如何推動兩岸交流,他認爲,應暫時擱置政治議題,進行務實交流。
高孔廉進一步表示,就兩岸定位的問題,「九二共識」是一個很好的說法,而「九二共識」是從當初兩岸兩會互換信函中濃縮出來的,若還原當時情況來看,報紙媒體曾對兩會互換信函內容做出兩種標題,一個是「一箇中國各自表述」,一個是「一箇中國各說各話」。
高孔廉說,以各自表述來看,陸方可能會比較敏感,例如臺灣可能將之表述爲「兩國」,但依照我中華民國憲法來說,「本來就不是兩國,是兩岸」,因此,要講「九二共識」,亦可回到原先說的「一箇中國各說各話」,這樣或許能減少衝突,讓雙方都各有臺階可以下。
對於海基會表示大陸海協會「已讀不回」,高孔廉坦言,意識型態問題不解決的話,「恐怕以後都很難」,至少我方應表達善意,例如說兩岸民族同根文化同源,這樣雙方的往來就會比較方便。
本屆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以「百團牽手 百花齊放」爲主題,陸方有海協會長張志軍出席,臺方則有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和國民黨前原住民立委孔文吉,和近百個臺灣民間社團360多名臺灣嘉賓參加。
適逢今年是大陸所謂「3個80週年」,本月舉辦多場紀念臺灣光復80週年活動。近日北京廣邀臺灣人赴陸交流,除此次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舉辦兩岸精品市集,邀請與會嘉賓分5個領域到大陸各地參訪外,早前14日,北京臺灣會館還舉辦「臺灣少數民族抗日紀事座談會」,接着,還有紀念臺灣光復80週年書畫展、海峽兩岸書畫名家紀念抗日勝利暨臺灣光復80週年主題創作展等,將陸續在北京登場。
16日上午,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右)、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在北京出席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開幕式,後參觀兩岸精品市集,期間兩人多次交談。記者陳政錄/攝影
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開幕式16日上午在北京朝陽區望京小街舉行,近百個臺灣民間社團360多名臺灣嘉賓參加。記者陳政錄/攝影
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開幕式時,兩岸精品市集也開集,有兩岸品牌和美食共約40個攤位,以推介臺灣文化,促進兩岸交流。記者陳政錄/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