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跪下來說他愛我」女信徒:從小沒有爸爸 我想和他消融在一起
示意圖/Ingimage
如何超越內在的恐懼?我愛上我的師父⋯⋯
琪羚是個溫婉柔美的女人,但是在柔和的外表之下,她知道她的內在有着難以跨越的深深恐懼,她感覺自己被一雙看不見的命運之手牽引,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讓內心和諧圓滿。在一次課程裡她提出了她的議題,希望我能用人偶排列幫她。
【排列操作】
第一步「起」:建立關係,釐清問題,收集信息,達成共識。
周老師:「你的議題是什麼?」
琪羚:「我感覺到內在有個很大的恐懼,感覺到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要把我拉走了。我想到了一些事,那是我很難跨越的困難,那就是我的命運。我一直以爲不是在我的家族系統裡面,不是我們的學習能夠解決的。」
周老師:「我們所說的系統不限於家族系統,是整個生命裡面所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工作。公司系統也可以,人際系統也可以,有時候動物也可以,有時候是生命裡巧遇的愛人和朋友,這些都是可以的。你想要生命朝向什麼樣的方向?」
琪羚:「我想要內在超越恐懼,得到平靜和諧。」
周老師:「那麼我們就來探索恐懼背後的真相,幫助自己得到平靜。」
第二步「承」:選擇代表,探索動力,詢問歷史,揭露真相。
周老師對琪羚說:「找出兩個人偶代表,一個代表你,一個代表恐懼。」琪羚找出紅色人偶代表自己,黃色人偶代表恐懼,兩個對立而站,離得比較遠(圖6-34)。
圖6-34
接着,琪羚推着自己的人偶靠近恐懼,笑着說:「我就是感覺到了奇怪的吸引力。我感覺到被恐懼拉走了。」
周老師:「但你好像很開心的樣子。」
琪羚:「我頭腦不想,但是潛意識裡有力量在拉我。」
周老師摸着人偶感覺,然後說:「是你想要把它排除在你的生命之外。不管是什麼,它對你的生命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琪羚:「我是想把它放在我的心裡面,它很遠離我們的生活。我需要與它和解。」
周老師:「其實是你需要和你自己心裡面這個過程和解。」
琪羚:「到目前爲止,我都非常接受。我曾愛上了我的師父,我現在接受這段感情故事成爲我生命很大的經驗,並給我的教導。這件事實沒有辦法被人忽視或遺忘,但它現在卻被拿來當作故事被人批判。」
周老師:「師生戀很美,從古至今流傳很多這樣的故事。世界上如果少了這麼多美的故事,就會變成黑白了。現在最重要的是,在你心裡面給它一個位置就好。」
琪羚:「但別人總是談起我的這個故事,讓我很難堪。」
周老師:「那是因爲你自己沒有與自己和解。」
琪羚:「我覺得自己花了很多時間想要放下,可是我無法面對人的指責。」
周老師:「對,有些人很無聊、愛批評。但這是你的人生,你過得很精彩。你並不需要讓無聊的人影響你。」
琪羚皺着眉頭:「我以爲它不會影響我,但它還是一直影響我,讓我陷入困境。」
周老師:「的確不容易。如果批評你的是陌生人或是關係遠的人,你就要遠離那些無聊的人。他們人生很無聊,所以纔會談論別人。過着精彩人生的人經常會遇到這種境況。」琪羚苦笑着。
周老師:「生命裡這些美好的事件,讓生命多了很多色彩。如果生命再來一次,你會怎麼樣?」
琪羚很堅定地說:「我並沒有後悔。」
周老師肯定她:「是的,所以不要管其他人的閒言閒語。」
琪羚:「我先生和我互相體諒,努力地修復關係。但他情緒有很大波動,有時候會失控,我感覺他是受到我曾愛上師父這事件的影響。不過,當別人提起這件事時,我先生也告訴我要堅強。」
周老師:「讓他有些情緒也很好。」
琪羚:「我努力對待他,因爲事件是我造成的。」
周老師:「有情緒是健康的,一段時間就會過去。關鍵是你自己要讓它過去,才能過去。」
琪羚:「因爲我愛上師父,團體很多人都認爲我是犯戒,因而遠離我。我覺得沒有任何地方能容得下我。」
周老師:「那是他們要修行的過程。很多人都會犯戒的,沒關係,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關鍵是你的心,你要原諒你自己。」
琪羚:「我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我有些責任,但不是都是我的錯。」
周老師:「你要接受你自己,否則你總是會看到這些人。如果你心裡面有東西,就覺得這些人會影響到你。」
琪羚:「很多年來,我在做一些教學,學生們從我這裡得到許多,彼此很相愛。可是過段時間,他們聽說了我曾愛上師父的故事,就會覺得我欺騙了他們的感情,轉而指責我。我就覺得我怎麼總是遭受這樣的命運。」
周老師:「你要看你自己如何創造了自己的命運。比如,我認識一位心理治療師,他在開課時便先說,『我離了三次婚,你們在座的有沒有比我更有經驗的?』我覺得他自己先說出來很聰明、也很真誠。否則有人會說:『你離了三次婚,你還教我們夫妻怎麼相處,你不是在騙我們嗎?』但是,重點不在於我們是否是完美無缺、潔白無瑕的人,重點是我們經歷了這些之後,我們從裡面成爲了什麼樣的人。」
琪羚:「我知道自己,但別人不知道啊。」
周老師:「別人不知道是因爲你自己不是真正知道,比如,當在一個團體裡面,一開始你可以跟他們說,我的生命經歷很豐富,我曾經愛上我的師父,曾經發生什麼事,這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琪羚:「就是因爲他是我的師父,我纔會愛上他,這不是普通的男女之愛。」
第三步「轉」:尋找解決之道,表達情感,迴歸序位的愛。
周老師:「好,我們排列出來看。找出你所愛的人,放在恐懼的後面,兩人貼在一起。」(圖6-35)
圖6-35
「現在你注意看喔,我要把恐懼與這個人慢慢地拉開,你注意看着後面這個人。」(圖6-36)
圖6-36
琪羚很努力看着,然後無奈地說:「我沒有辦法連結。」
周老師:「沒關係,我們再試一次。」這次案主感覺比較好了,可以注視着後面他所愛的人。
周老師:「扶着你自己的人偶,看到你所愛的人。」
琪羚:「我感知他很大,像巨人般,無法形容。」
老師找了一個小的人偶代表,代表小時候的琪羚。然後說:「來,牽着你自己,牽着小時候的你,知道他是誰嗎?」
琪羚帶着似乎在逃避的異常神情說:「我想抱抱他⋯⋯別人總說我是缺爸爸,因爲我小時候就沒有爸爸,所以找一位師父來代替。但是,我覺得他不是我爸爸。他很巨大,也很偉大。」
周老師:「是的,對於一個小女生來說,你的爸爸是很巨大的。是的,進入小時候的你,再抱抱他(圖6-37)。很不容易,他看到你了,你也靠近他了。閉上眼睛,回想你抱住你爸爸的感覺,還有你對他說的話。」琪羚慢慢靜下來進入深層的感受裡,她開始激動地掉眼淚,她把父女兩個人偶抱在一起好久⋯⋯
圖6-37
當琪羚抱着爸爸的同時,周老師在旁邊用溫暖的語氣對她說:「你的爸爸,你愛他,他也愛你,但是他壓抑他自己。不過現在你在心裡面,感覺到和他的重新連結;你在心裡面,已經再次感受和他的連結。你要記得這個連結,在適當的時候,你可以去找他;你不用得到母親的允許,因爲你已經是大人了,你要去看他是活着還是過世了;你要去找他,看他後來的生命是怎麼樣,很真實地去看到你爸爸的人生是怎麼過的,去看到他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他是怎麼走過他後來的日子的。然後這個時候你就變大人了。」周老師把大的人偶放在小的自己的身後(圖6-38),對琪羚說:「你的爸爸會很高興,如果他還活着,看到你已經長大成人了。」
圖6-38
接着,周老師對琪羚說:「摸摸代表長大後的自己的大人偶,她現在是什麼感覺?」
琪羚摸摸自己的人偶,那個長大的自己去感覺,然後說:「現在沒有很激烈的感覺了,很平靜了。」周老師引導她:「現在帶着這個平靜的感覺,轉過來,看看這個黃色人偶。」琪羚推着長大的自己朝向黃色的人偶,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停下來(圖6-39),又開始哭泣起來。
圖6-39
琪羚問周老師:「你的意思是說我因爲父愛缺失,所以去師父身上找尋。可是,是他先說愛我的,不是我去追求他。因爲他是我師父,我很尊敬他,我沒有辦法拒絕。所有有分量的人都說他是一位很偉大的人。我覺得不是我去找一個替代我父親的人。」
琪羚情緒有些激動,周老師:「不,不,我們還沒有結束。」周老師把剛纔父親的人偶放到琪羚的人偶代表身後支持她,等琪羚情緒平靜一些。周老師:「像剛剛一樣,用平靜的心去面對。你想向他鞠躬嗎?好,你扶住自己的代表,向他鞠躬,有什麼話想對他說嗎?」
琪羚:「我先生和我有一段時間在談離婚,他贊成我的決定,願意成全我的追求,但後來他很憤怒,有很多的情緒,他說他覺察到那是一種一生都沒有過的強烈情緒。後來我離婚了,但師父也沒有接受我。師父的弟子們都很痛恨我,就編了很多奇怪版本的故事流傳。最後一刻,我向師父說對不起。現在我也不知道他在哪裡。我覺得他的前途都被我毀了。」琪羚心痛得想要哭出來。
周老師:「不說最後一刻,我們在當下、在這裡面對,而且他也有他的責任。」
琪羚開始泣不成聲,平靜一會兒,面對師父鞠躬(圖6-40)。
圖6-40
老師感知一下,然後對琪羚說:「你知道他什麼反應嗎?」
琪羚:「他說不用說對不起,因爲那是他要的,所以他接受。」
周老師:「是的,他也向你說對不起。」
然後周老師扶着師父也向琪羚鞠躬。琪羚有些顫抖,情緒激動,閉着眼睛哭泣。
周老師:「深呼吸,深呼吸,接受,接受。你願意接受嗎?」琪羚含着淚點點頭。
周老師:「因爲當你接受,你就會自由了,他也自由了。愛及情緒會來也會去,這些並不是不好的。有了這些經驗之後,我們才學會用更好的方式面對,以更智慧、更圓融的方式去照顧這一切。許多高僧大德也都曾被情慾勾起過,但每一個人面對的情況不一樣。所以,彼此都有責任,但是並沒有什麼錯,已經發生了就接受,最重要是要從中學習。畢竟,你們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對他來說,你是他生命的功課,所以他纔會遇到你。這很好,你讓他有機會經歷這一遭,他也會從這個過程學到很多。師父本來就是站在較高的位置,所以他更要謹慎,這是他要學習的。在他有更大的成就之前,這是必然要經歷的關。這是每位師父都要經歷的關:情關和錢關。這只是小小的考驗而已。」
然後老師感知了一下師父,代表師父說:「謝謝你來成就我,我也願意成就你。」接下來,老師慎重地對琪羚說:「他是你的師父,但是在某一部分你們是平等的,就是你們內在的本性是平等的。他教你一些東西,你也教會他一些東西。也許上輩子你是他的師父。所以現在,要重新站在一個位置,以成人的方式去看到他。」
琪羚移動着自己的人偶向前靠近師父,然後說:「我還是想要更靠近一些。」
周老師:「可以。告訴他你想要對他說的話。」
琪羚:「我覺得沒有話要說。」
老師去感知琪羚的人偶代表,然後讓琪羚再次摸着自己的人偶,去感覺自己內在的力量的升起。琪羚去感覺,然後說:「我沒有什麼話想說。」
老師引導:「所有的分開都有悲傷,沒有悲傷就是沒有愛過。你對他說:『我曾經愛過你。』」
琪羚:「我說不出來。」沉思一段時間後,琪羚才說:「其實我沒有說過我愛他,是他跪下來對我說的。我理不清我對他是什麼感覺,好像比愛更大。我不知道該對他說什麼。」琪羚傷心無奈地哭泣。老師讓琪羚再看父親一眼,感受父親的支持力量,然後再看師父。琪羚慢慢地平靜下來,好像有了力量。
周老師:「感覺你內在的力量。」琪羚點點頭。周老師接着說:「這就是你內在力量的升起,記得,你的內在和每個人都一樣,都是平等的,感覺這個力量。」琪羚閉上眼睛感受,然後又點頭。周老師:「你的內在和所有佛、菩薩也一樣,都是平等的,就如同他們每個人也都是如此。很好,再看着這師父。」
琪羚說:「我有一個奇怪的感覺,我是平靜的、沒有慾望的,但我很想往前。我感受這個人偶的感覺,想要這兩個人偶成一體的感覺。」
周老師:「嗯,等一下。」
老師找出一個人偶,告訴琪羚:「他代表生命,代表宇宙的生命。」然後把生命擺在父親和師父的後面,讓琪羚的人偶面對他們(圖6-41)。
琪羚:「我看到生命很觸動我,我很感動。」
周老師:「去感覺你自己,現在想站在哪裡?」
琪羚摸着自己,說道:「我想靠近父親,停在那裡,但是我對師父的感覺沒有界限,想要去到他那裡,我很想和他變成一個。我一直想要往那裡去。」
老師引導說:「你想超越他,是想來到生命這裡,這一些如同你的爸爸是你的生命通道,生命穿越你爸爸來到你。現在,你的追尋是需要穿越某些人、某些方法,連結上你背後更大的生命。在這個穿越過程中,如果這個人的角色扮演好,就會引導你連結到更大的生命。就如同爸爸的角色如果扮演好,孩子就會因爲爸爸而長大。師父的角色扮演好,你就會穿越他,來到這個更大的生命。」
琪羚:「我不想繞過去,我想和他消融。」
周老師:「可以,帶着覺知,慢慢地、慢慢地進入他、穿越他、消融他,來到更大的生命。是的,就是這樣,這是你的渴望,這是所有人的生命的渴望,這樣纔是你真正要走的對的路。因爲前面你走過這些過程,纔有辦法走到這裡。這是你的兩個關,或者說是兩個功課。這個方向沒有錯,但是要經歷一些事是必要的。」琪羚點點頭。
第四步「合」:扣回主題,內化過程,回家之後,行動建議。
琪羚:「現在我在想,也許,師父就是這把讓我開悟的鑰匙。」
周老師:「是的,你是要經歷這些的。生命成長過程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有些表面看來的負面事情,背後的意涵更深。開悟的路不容易,有時候也很容易,不容易的是會挑戰我們最恐懼的、最需要經歷的事。你正在經歷這個,重點是要從經歷中學習,這樣纔會是對的方向,否則,你會停在那裡。不要停在那裡,要繼續往前走。」
圖爲《系統排列的全息智慧:一對一排列與線上個案的理論與實踐》書封。心靈工坊提供
頓了頓,老師指着師父說:「這是一個好人,好人有時候是會陪伴我們走一段人生的路,和情感的深淺沒有關係。有些人沒有情感,但是是一輩子的好朋友。他可以保護你。沒有他,你會遇到更多的麻煩。你要感謝他。」
琪羚:「我一直在努力的。」
周老師:「感謝不需要努力,只需要發自內心。他在保護你,有這份關係是對你的保護,因爲他幫你劃清安全的界限。你要明白。」
然後周老師對琪羚說:「好了,結束了,我們祝福你。」
※本文爲心靈工坊出版的《系統排列的全息智慧:一對一排列與線上個案的理論與實踐》,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