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雪域高原外貿發展新動能

青藏高原光照資源豐富,衆多的冰川、積雪造就了“天然水庫”,特別是在嚴格的生態保護機制下,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優勢顯著。近年來,西藏犛牛酸奶、犛牛絨、羊絨、松茸等高原特色產品憑藉獨特品質和地域特色,受到消費者青睞,也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

西藏聖信工貿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西藏自治區本土的高原特色產品生產龍頭企業,依託羊毛、羊絨、犛牛絨等優質資源,不斷打造優質品牌,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得到尼泊爾、印度等國家消費者的高度認可,商品進出口總額已由2022年的925萬元增長至2024年的1218萬元。

“受益於各項政策支持,公司成立19年來不斷髮展,從一個小作坊成長爲一家現代化企業。”西藏聖信工貿有限公司外貿經理次旺羅布說,作爲西藏自治區首家經認證的經營者(AEO)高級認證企業,公司在拉薩海關的關心和支持下,不斷拓展國際市場,產品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西藏聖信工貿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正是西藏自治區外貿發展的縮影。爲幫助更多“藏字號”產品出圈又出彩,拉薩海關立足自身技術優勢,將出口商品拓寬至31類商品407個檢測項目,積極申建西藏自治區首個國家礦泉水檢測重點實驗室,參與制定藏香、藏面、藏式甜茶等特色產品的28項國家、地方和行業標準,推動當雄犛牛肉等特色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認證,不僅推動西藏特色產業發展壯大,也成爲帶動農牧民增收的“金字招牌”。在海關服務支持下,青稞制威士忌、紅酒、冷凍虎掌菌等西藏本土產品先後走出高原、走向世界。

“我們通過‘一對一’服務全流程跟蹤指導企業首單業務,開通特色產品出口綠色通道,保障林芝蘋果、藏紅花等6類本土產品實現首次出口。”拉薩海關綜合業務一處處長旦增說,2024年,羊毛、羊絨、西藏好水等特色產品出口突破億元大關。值得關注的是,拉薩海關成功培育3家本土特色企業通過海關AEO高級認證,爲“藏字號”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鋪就了發展快車道。

爲賦能更多外貿場景,拉薩海關堅持改革創新,讓政策紅利落到實處:

通過推廣“提前申報”“雲簽發”等通關便利化措施,壓縮審批、審覈事項辦理時限,吸引區內外千餘家企業與南亞國家開展貿易。目前,經西藏口岸進出口商品品類已超2000種。

通過創新“陸港申報、屬地查驗、口岸直通”等通關模式,實現貨物從申報到放行高效通關全流程,整體物流效率提升50%;建立“政策直通+信息直達+服務直送”機制,推行“一票多車”“區岸聯動”疊加綜保區保稅倉儲功能,圍繞“企業引領、產業賦能”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2023年以來,累計有2.4萬輛國產新能源汽車經西藏口岸快捷出口尼泊爾,成爲外貿一大新亮點。

今年以來,拉薩海關實施新一輪12條服務外貿高質量發展支持舉措,結合民營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特點,“一企一策”定製出口享惠最優方案。建立重點企業庫,加大信用培育力度,提供全天候預約通關、檢驗檢疫證書“雲簽發”等服務,優化貨物倒裝、出境流程,壓縮企業時間成本。

“利用拉薩綜保區、日喀則國際陸地港等開放平臺建設契機,深度融入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藉助西藏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優勢,助力打造‘通道聯、產業興、邊境穩’的高原開放高地。”拉薩海關副關長李崧說,今年前7個月,西藏外貿總值達49.05億元,同比增長12.6%,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拉薩海關關長王宏翰說,60年來,西藏外貿實現歷史性跨越:貿易總值從1965年的693萬元躍升至目前年均百億元規模,運輸方式從人背馬馱發展爲“公、鐵、空、郵”立體交通體系,貿易伙伴拓展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雪域高原正以更加自信開放姿態擁抱世界。(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