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專家示警賴清德 本人再發聲:臺灣該面對現實
臺海局勢日漸緊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時代》雜誌23日刊登一篇由華府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亞洲計劃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撰寫的分析文,指出臺海局逐漸不穩,而這場風暴的核心就是總統賴清德。隨後,外交部24日嚴正迴應,總統賴清德多次表示,「和平是唯一的選項」,臺灣維持現狀的承諾從未改變,也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對此,原文作者高德斯坦本人發聲了。
作者高德斯坦在社羣平臺X發文寫道:「看來我最近在《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的專欄真的捅了馬蜂窩。臺灣的朋友、同事(還有領導人),是面對現實的時候了。他們需要了解,美國人已經受夠了爲別人的家務事(family quarrels)捲入這些『無止盡的戰爭』。他們不太可能爲了拯救陷入困境的中華民國而開戰——尤其是這不可避免地涉及核風險時。但是,如果臺灣領導人願意放下意識形態,考慮一些妥協方案,他們仍有選擇,仍能維持實質上的高度自治。我在新的解說文章《鎖定臺灣:一中原則與兩岸穩定》中(見下文),討論了多種外交選項(包括臺北方面的選項),但這些選項幾乎從未被認真看待。」
《鎖定臺灣:一中原則與兩岸穩定》這篇文章中,高德斯坦也提出自身觀點:「爲避免爆發災難性的美中戰爭,並延長臺灣的實質自治,美國必須採取果斷措施,回到嚴格遵守一中政策的立場,同時讓華府的菁英階層更加明白,美國並未承諾會爲保衛臺灣而開戰,因爲臺灣既非條約盟友,也非美國至關重要的國家安全利益。」
高德斯坦認爲,必須抵制「戰略清晰」這條危險路線;同時也需採取一些簡單、負責任且具有降溫效果的象徵性舉措,例如減少美國高階官員訪臺,以及降低美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的頻率。
從長遠來看,需要一套更全面的策略,以建立一個更穩定、內部一致的一箇中國政策,其起點應是北京與臺北之間展開實質性的談判。
他續指,正如本系列文章已清楚指出的,中國大陸若發動武力進攻,將對臺灣造成災難、讓美國陷入困境,且美國盟友難以介入支持,「若要維持和平,談判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