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死因5項與「它」有關 每年奪走6.1萬條人命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院長吳晉祥指出,搭配飲食實體模型進行飲食指導,可逆轉三高。記者廖靜清/攝影

最新十大死因出爐,其中有5項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有關,顯示慢性病已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數據統計,死因別心臟疾病2萬3,276人、腦血管疾病1萬2,463人、糖尿病1萬0663人、高血壓性疾病8928人;腎炎、腎病症候羣及腎病變5679人,去年共奪走6萬1009人命。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國人十大死因中,三高佔了一半,佔總死亡人數約30%。爲強化三高慢性病早期發現、早期介入之策略,國健署於今年起,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年齡從40歲下調至30歲,年滿30至39歲的民衆,每5年可接受一次檢查;40至64歲的民衆,每3年可接受一次檢查。

魏璽倫說,民衆只要透過定期健檢及健康管理,就能及早預防三高。除了參加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也可善用職場勞工健檢、公務人員健檢或自費健檢等,上傳資料至「健康存摺」,可隨時查詢個人健康資料、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包括就醫時提供醫師參考,共同討論飲食、運動等改善目標。

爲達成「健康臺灣」願景,全國醫院也透過健檢服務推動「健康臺灣三高防治888」政策,預計目標至2030年,將8成病友加入照護網,讓照護網內的8成病友接受生活習慣諮詢,並讓8成病友的病情獲得控制。這項政策不只是提高平均壽命,而是提升健康餘命、活得有品質。

目前,全臺加入健康醫院網絡會員數共計300家,依114年全家醫院464家來算,涵蓋率達65%。國健署呼籲,善用國人預防健檢服務,鼓勵各類健檢資料上傳。另可透過國健署「科學算病館」平臺輸入健康檢查結果,估算未來10年內罹患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院長室特別助理劉子秸表示,去年承接2家公司員工健檢,試辦健檢資料上傳健康存摺計劃,各有高達9成員工願意上傳資料。經統整分析,A公司員工BMI異常比率約72%、血糖異常22%、總膽固醇異常50%、三酸甘油脂異常38%。後續追蹤訂定健康目標,80%病人穩定控制三高,落實全人健康管理。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院長吳晉祥指出,過去40歲成人健檢的利用率不高,使用族羣最高的是65歲以上族羣,中壯年族羣多自認爲年輕力壯,忽略健檢的重要性,甚至看到紅字也不會主動追蹤回診。醫院透過健檢資料比對與主動追蹤,及早找出潛在個案,並啓動「動機式晤談」觸發個案改變生活習慣。

國健署呼籲善用健檢找三高,注意飲食、運動、菸酒之危險因子。記者廖靜清/攝影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