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買菜「肉不新鮮」 差點跟攤商吵架 醫揪白內障害的
老是覺得肉顏色不新鮮?當心是白內障造成的色彩敏銳度降低。(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到市場買菜老是覺得肉顏色暗暗的、老花突然變好,當心已罹患白內障。醫師李文富指出,白內障會導致色彩敏銳度降低、視度數突然暴增、老花突然消失、光線變暗、走路常跌倒與變慢等5情況,若自己或家中長者有這些情況出現,應就醫。
眼科醫師李文富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指出,白內障會導致色彩敏銳度降低。有長輩就診說自己上菜市場買肉,發現看起來不新鮮,顏色比較暗、不鮮紅,還質疑店家是不是肉放過久導致,結果原來是白內障導致,李文富提醒,如果家中長輩有抱怨類似狀況,建議看醫生。
李文富說,近視度數突然暴增、老花突然消失也要小心,曾有近視800度的患者度數飆升至1700度,但檢查發現眼軸並未增長,是白內障導致。再來就是覺得光線變暗,特別是在晚上,和之前相比有明顯落差就需要當心。此外,如果常跌倒、走路變慢也是徵兆之一。
李文富指出,白內障是一種正常老化,很難透過食療去預防,但人若保持規律生活、好心情,身體老化得慢,眼睛老化也會延緩,維持健康是相當重要的事。
眼科醫師粘靖旻曾在臉書粉專指出,原本白內障幾乎是專屬於長者的疾病,但現在卻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得到,原因在於過度暴露在紫外線下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罹患糖尿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長期接觸有害環境等。
衛福部臺中醫院官網指出,白內障是眼球內部的水晶體出現渾濁的現象,導致的視力減退。水晶體的作用是將光線聚集在視網膜上,讓人看清楚。水晶體若清澈,光線便可以輕易透過,如果變混濁,光線無法適當透過,就會使所見事物變得模糊。主要症狀爲漸進式的視力模糊、明暗對比不易分辨、色調改變、物體顏色變得昏暗且有複視、畏光、夜間眩光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