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門:推動鋁加工產業集聚化發展,鼓勵產能兼併重組

中新經緯3月28日電 工信部網站28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應急管理部、國務院國資委、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礦山安監局近日聯合發佈《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下稱《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推動鋁加工產業集聚化發展,鼓勵產能兼併重組。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7年,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整體發展水平全球領先。鋁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力爭國內鋁土礦資源量增長3%—5%,再生鋁產量1500萬噸以上。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鋁加工產業集聚區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電解鋁行業能效標杆水平以上產能佔比提升至30%以上,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清潔能源使用比例30%以上,新增赤泥的資源綜合利用率15%以上。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突破一批低碳冶煉、精密加工等關鍵技術和高端新材料,培育鋁消費新增長點,基本滿足重大工程、重點型號產品需要。

展望2035年,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引領全球鋁工業發展。鋁資源保障能力顯著提升,產業結構及佈局進一步優化,參與全球鋁產業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大幅增強,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高質量發展局面全面形成。

《實施方案》提出七方面重點任務。

強化資源保障基礎方面,《實施方案》提到,加快推動國內鋁土礦資源增儲上產。紮實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國內重點成礦區帶內鋁土礦資源調查與勘查,新增一批可供開發的鋁土礦資源。積極開展現有礦山深部邊部找礦,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加強礦山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支持山西、河南等地煤下鋁高水平開發利用,力爭打造1~2個煤鋁共採示範性礦山。鼓勵鋁土礦開採企業貧富兼採,支持開展低品位鋁土礦、高硫鋁土礦開發利用技術攻關。

推動再生鋁資源回收利用。健全鋁產品回收管理體系,支持建立再生鋁回收基地和產業集聚區,推進再生鋁原料規範化回收和精細化分選,提升再生鋁原料循環利用效率。探索搭建“互聯網+資源回收”新模式,實現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實施方案》明確,穩慎建設氧化鋁項目。結合區域資源保障、產業基礎、市場需求以及環境容量等情況,加強對氧化鋁和以鋁土礦爲原料的氫氧化鋁項目佈局的科學謀劃,穩妥審慎推進新項目建設,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不再新增氧化鋁產能。

優化電解鋁產能佈局。堅持電解鋁產能總量約束,優化電解鋁產能置換政策實施,新置換電解鋁項目應符合鋁液交流電耗不高於13000千瓦時/噸、環保績效A級等要求,鼓勵採用500kA及以上電解槽,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推動鋁加工產業集聚化發展。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產能兼併重組,引導低競爭力產能退出,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促進產業發展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支持龍頭企業在產業集羣建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優化產業生態。圍繞新能源、電子等細分材料領域,重點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等優質企業。支持聚焦鋁精深加工產業加快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羣和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

提升創新發展水平方面,《實施方案》要求,提升產品高端化供給水平。圍繞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高端製造業需求,開展高強、高韌、耐腐蝕等鋁合金材料製備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研製高精度軋製裝備及控制系統等關鍵裝備,強化高端產品有效供給能力。支持鋁加工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供定製化、功能化、專用化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加強上下游對接、打造樣板工程等方式,擴大鋁產品在市政設施、汽車、光伏、傢俱家居等領域的應用規模及層次,拓展消費潛力。

此外,《實施方案》還提出,鼓勵企業參與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和氫能、儲能系統開發建設。打造面向鋁行業的關鍵設備故障解決、生產過程控制、安全環保智能管理、質量監測等人工智能(AI)模型,促進AI技術與資源勘探、採選冶、材料製備等環節深度融合應用。引導高端鋁基新材料及製品高水平出口。鼓勵符合國家要求的優質再生鋁原料進口。充分發揮鋁期貨、氧化鋁期貨功能,爲企業風險管理提供保障。(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