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莊迎媽祖 南湖社大攜東女慈聖宮 打造歷史文化牆
南湖社區大學攜手東女慈聖宮與居民,近日展開社區營造行動,期盼打造1面歷史文化牆。(南湖社大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南湖社區大學攜手東女慈聖宮與居民,近日展開社區營造行動,期盼打造1面歷史文化牆。(南湖社大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南湖社區大學攜手東女慈聖宮與居民,近日展開社區營造行動,期盼打造1面歷史文化牆。(南湖社大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東堡大屯十八莊迎媽祖遶境,是跨越南屯、烏日、大里、霧峰和太平等地特色的宗教文化活動,南湖社區大學攜手「頭莊」東女慈聖宮與居民,近日展開社區營造行動,期盼打造1面歷史文化牆,訴說在地文化的起源,也成爲未來帶領民衆和學子走讀的新文化基地。
南湖社大行政專員黃秋華指出,團隊3年前開始參與十八莊迎媽祖活動,觀察到十八莊與其他遶境不太一樣,大多遶境是信徒跟着媽祖走,十八莊迎媽祖活動中,媽祖鑾轎會到各個莊頭。團隊推動社區營造,希望結合十八莊迎媽祖的文化元素,同時美化社區中的閒置空間,東女慈聖宮主委黃清森也非常支持。
她說,團隊爭取「十八莊迎媽祖頭莊東女慈聖宮-媽祖庇佑文化空間提升計劃」,以東女慈聖宮前方的閒置空間爲社造點,打造兼具互動與休憩功能的歷史文化牆。7月下旬起至8月陸續舉辦系列工作坊,邀請廟方與居民從環境整理着手,合力清理廟前閒置空地,將老舊欄杆與廢棄石頭重新粉刷、彩繪,並栽種綠植、設置解說牌等,逐步營造富含文化意義的空間地景。
黃秋華表示,未來文化牆將分爲3大主題區塊,包括大屯十八莊迎媽祖遶境圖、互動式翻轉解說板,以及東女慈聖宮歷史沿革介紹,並將導入QR Code系統增添數位互動功能,整體工程預計於8月底完工,未來希望成爲帶領居民與學子深入探索地方文化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