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三利多 生技股有戲

生技三大利多題材股

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推動製藥產能迴流,以及再生醫療法上路、醫美市場旺季效應三大動能,保瑞、美時、泰福-KY、長聖、向榮、麗豐-KY、羅麗芬-KY等指標股挾題材優勢成多頭新指標,類股後市表現看好。

川普決定自10月起,對所有進口品牌藥與專利藥課徵100%關稅,僅美國本地生產者得以豁免,此舉掀起全球製藥版圖重整,包括保瑞、美時、永信、易威、泰福-KY、北極星-KY及永笙-KY等臺資生技企業,因在美國擁有生產基地而受惠,成爲大贏家。

很早押寶美國的保瑞,主要是透過收購USL、Emergent BioSolutions無菌針劑廠與罕病公司Pyros,以及換股成爲泰福最大股東等方式,建立涵蓋口服、針劑、大分子藥的完整產能鏈,其美國佈局在關稅政策下,轉爲實質接單優勢。

美時斥資6.58億美元收購Alvogen US,取得紐約州大型生產基地,具備研發、製造與銷售一條龍能力,成功閃過關稅風暴,躋身全球前20大專科製藥公司。除此,永信則是自建美國廠並擁有12項銷售品項,永笙旗下細胞新藥獲FDA覈准,臺寶第四季也將與美國梅約診所合作設廠,均爲營運創造利基。

第二項因素是政策利多題材。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未來具二期臨牀安全與初步療效者,可申請五年暫時性藥證,爲國內細胞治療產業開啓新通道。

此部分,向榮的退化性關節炎及慢性腎臟病臨牀二期均達標,最快今年收案完畢;長聖CAR-T臨牀結果正面,明年擬推進二期;仲恩生醫小腦萎縮症已提交日本暫時性藥證;訊聯自體脂肪幹細胞在關節炎及軟組織修復、樂迦拓展海外訂單,竹北GMP廠2026年啓用,目前已承接澳洲乾眼新藥生產案,展現國際CDMO競爭力,均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