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ETF(512290)當日上漲1.40%,創新藥出海與治療技術突破驅動行業復甦
今日開盤,生物醫藥ETF(512290)漲幅1.40%。
消息面上,2025年5月19日,生物製品板塊受市場關注,三生國健等企業表現活躍。5月11日,邁威生物宣佈推進差異化創新研發,其核心品種已開展多項關鍵註冊臨牀研究。此外,5月9日,新產業生物獲得廣東省藥監局頒發的C反應蛋白測定試劑盒(膠乳免疫比濁法)醫療器械註冊證,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生化檢測產品線。
生物醫藥ETF(512290)跟蹤的是CS生醫指數(930726),該指數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從滬深市場中選取涉及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中國生物醫療行業相關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該指數具有較高的行業集中度和成長性特徵,能夠有效追蹤生物醫療產業的發展趨勢。
華鑫證券指出,醫藥生物行業出口呈現復甦態勢,2025年Q1醫藥出口額達266.32億美元,同比增長4.39%,其中對美出口同比增長9.6%,關稅短期衝擊減弱後美國訂單有望顯著恢復。創新藥領域,中國企業的研發效率和質量快速提升,2024年約31%的跨國藥企引進的創新藥候選分子來自中國,合作項目偏向早期階段,爲持續出海創造機遇。痛風治療市場潛力巨大,全球患者預計2030年達14.2億人,中國將達2.4億人,現有治療藥物存在安全性不足等問題,以URAT1爲靶點的新藥如SHR4640、AR882等進入關鍵臨牀階段,展現出Best in Class潛力。減重領域,跨國藥企持續加碼佈局,諾和諾德與禮來競爭激烈,中國企業在小分子和多肽載體研發方面取得突破,部分品種已實現對外授權。細胞治療領域,通用型CAR-T技術如CT0596和TyU19在療效和經濟性上取得突破,爲推向註冊性臨牀奠定基礎。在創新支付體系下,部分品種已實現研發投入回報正循環,海外臨牀數據發佈和對外授權進入高峰期,創新價值兌現加速。
興業證券指出,醫藥生物行業呈現"創新與內需共振,科技與消費交織"的特點,創新始終是醫藥板塊的核心方向。生物製品領域需求預期穩增長,供給創新待放量,疫苗板塊雖階段性承壓,但帶狀皰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新品種有望驅動下一輪成長週期。血液製品行業政策門檻高,供需仍存擴展空間,"十四五"規劃漿站陸續開採推動採漿量穩步提升。醫療器械領域,脈衝電場消融(PFA)等新技術提升手術安全性及效率,手術機器人引領臨牀變革,行業正從"製造"向"智造"升級。政策持續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設備更新和招採復甦推動行業回暖。整體來看,醫藥生物板塊景氣度有望逐季向上,重點關注產業趨勢向好的創新藥和創新器械領域。
注:指數/基金短期漲跌幅及歷史表現僅供分析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市場觀點隨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文中提及指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選擇與風險等級相匹配的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