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論壇12日登場 鑽石資深副總裁黃彥臻:深耕「抗老化」製藥商機
鑽石生技投資資深副總裁黃彥臻。聯合報系資料照
鑽石生技(6901)投資公司資深副總裁黃彥臻表示,全球邁入高齡社會,「抗老化」成爲醫療產業與資本市場的焦點,投資方向正從醫美保健延伸至代謝控制藥物、細胞與基因治療等高端領域。這股趨勢不僅改變醫療產業的研發方向,也重塑生技投資的資金流向與策略佈局。
經濟日報將於12日舉行「2025生技論壇--生技醫療產業新戰略」,黃彥臻將出席綜合座談擔任與談人,主題是「前瞻精準醫療商機」。本論壇由中華開發資本、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鑽石生技投資、健喬信元醫藥生技、長佳智能、長聯科技、樂迦再生科技等協辦。
黃彥臻表示,抗老化市場最下游是法規成熟、進入門檻低的醫美與保健產品;中游則屬傳統制藥領域,包括小分子藥、蛋白質藥、生肽類藥物等,主要針對代謝與慢性病控制,市場需求穩定、具長期現金流;最上游爲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雖潛力龐大,但法規、成本與技術挑戰仍高。
2018至2021年間,全球資金大量涌入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但隨着臨牀進展不如預期、監管不確定與治療費用居高不下,近兩年投資明顯降溫,資金重新迴流傳統藥物市場。以GLP-1爲代表的代謝控制藥物便因療效明確、長期使用特性明顯,成爲資本關注焦點。
他預期未來幾年抗老化市場將呈現「中段聚焦、上段觀望」的資金格局,隨着技術突破與法規鬆綁,資金有望再度迴流上游再生醫療領域,短期內仍以中游藥物市場爲主力。
黃彥臻指出,再生醫療發展最大的挑戰在於成本過高。現行細胞治療多爲客製化生產,單次療程動輒花費三、四十萬美元,基因治療費用更高達百萬美元,商業化推進困難。各國正從臨牀創新轉向製程優化與成本控制,實現可負擔價格目標。
在抗老化市場的賽局中,黃彥臻認爲臺灣應避開美中競爭激烈的抗癌藥紅海市場,聚焦代謝與慢性病等老化相關疾病,發揮長期用藥與製造整合優勢。